第五百九十四章 包装(2/2)
作者:薪越

    通过这次映,美国的电影公司对这部电影的信心大增。

    影评人和观众的口碑很好,说明这部华语片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

    好梦公司的人员把消息和图片传回国内,迅的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面,这是很好的宣传素材。

    五月二十日,《卧虎藏龙》在国内上映。

    在好梦公司的公关下,报纸上充斥着各种溢美之词,大多是外媒对于《卧虎藏龙》的报道,一边倒的赞扬之声。

    一部连老外都被征服的电影还不值得花钱去看么?

    凭借着陈导明和俞菲鸿等人在国内的号召力,加上各种宣传造势,不管怎么样,先让观众进电影院再说。

    至于电影好不好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子轩估计那些文艺片爱好者肯定喜欢,普通观众就难说了,他们可能忍受不了电影中演员的文艺腔调。

    这和他们平常看的武侠片不是一个套路。

    看惯了香江武侠片的观众会觉得一头雾水,最后连男主角都死了,太扯了。

    武侠片的套路是男主角一路经受磨难,最终武功大成,打败对手,赢得美女青睐,这样看得才够爽快。

    像《卧虎藏龙》这种一开始无敌,最后死掉的反套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就算是原著小说的读者恐怕都会觉得毁三观。

    作为小说的作者,林子轩参加了国内的宣传活动,电影的宣传上映同样为小说带来一拨销售热潮。

    有的电视台甚至把《卧虎藏龙》的电视剧拿来重播,蹭热度。

    经过五年的准备和铺垫,从小说和电视剧到电影,终于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了。

    林子轩的心态较为放松。

    《卧虎藏龙》的投资已经回本,票房是净赚,不过他还是希望票房能好一点,为续集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即使国内票房失利也没什么,从长远来看,这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尝试。

    在戛纳,宝岛的新闻部门举行了一次餐会,邀请两岸三地的导演小聚。

    李桉和姜闻都有参加。

    这一年,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光彩,两岸三地有多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众多华人明星齐聚戛纳,声势很高。

    相对于李桉在戛纳的大受欢迎,姜闻的处境就颇为尴尬。

    在戛纳有这样的报道,华国政府要求戛纳电影节撤回姜闻的电影,不允许参加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不允许在戛纳公映。

    这个要求被电影节的组委会拒绝了,他们认为电影不应该被政治因素影响。

    虽说姜闻的电影得到了不少影评人的高度评价,但也出现了负面新闻。

    有法国媒体恶意的揣测,姜闻的电影被禁是一种宣传手段,并认为如果一部华国电影想受到关注,就必须引起华国当局的愤怒。

    这场风波给姜闻带来了困扰。

    “我并不想谈论这件事情,不是因为我害怕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而是怕大家误认为华国电影都需要这种形式的包装宣传。”姜闻对记者如此说道,“被禁使这部电影看起来变得很重要,但实际上无论影片有没有被禁止,它的重要性都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