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认错的李承乾(2/2)
作者:蕾子鱼
    一家子其乐融融挺好,但总有人想要捣乱。

    “少爷,太子来了。”

    阿金急急的跑了过来,易峰双眼一眯片刻道:

    “说我前日夜间累着了,不适合见客。”

    被鞭斥时的李承乾是生气的,他认为易峰如此作为,就是不将他太子的身份放在眼里,让他在众人面前极为没面子。

    如今事情过去,他细思极恐。

    特别是想到易峰那一句:以后再也不要说你是我的弟子。

    这句话太狠了,已经带着割裂的意思。

    易峰支持自己,是放在明面上的,是得到自己父皇认可的,一旦割裂,父皇会如何想,会不会认为自己没能力,连个臣子的心都收不住?

    而自己的舅舅曾告诉自己,于正宁和阴弘智出事,肯定是易峰所为,他是通过实际行动,剪除李泰和李恪两人的党羽。

    通过这事之后,站班两人的大臣少了很多,就连两人似乎也熄了夺嫡的心思。

    至今他的脑中还清楚记得,舅舅的原话:

    “太子需知,大唐军武立国,你父皇文韬武略,跟随的老臣自是对他俯首贴耳,若有朝一日太子克继大宝,对于这些老臣你既无威也无恩,他们如何会真心臣服于你。

    在这时候,太子身边就必须站着一个强势之人。易子谦性格刚硬,且善谋多智,自己本就属大唐军事年轻人中的第一人,更兼他与众位老臣的关系莫逆,有此子在,太子省心多了。”

    当时的自己还问了舅舅一句:

    “舅舅,若是易子谦谋逆呢?”

    当时的舅舅笑得极为开怀,片刻止笑才道:

    “太子对易子谦还是了解的少,谁都会造反唯独易子谦不会,除非太子已经昏聩到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你当你父皇为何如此容忍他?皆因他看清了易子谦这个人,心中总会有些没道理的仁爱之心。

    自易子谦出仕以来,他跟不少的官员结了仇,这些官员的结局大抵不算好,但太子可曾听闻,他何时欺压过一个贫民百姓?

    在他的眼中,包括你父皇在内,所有人的命是一样的金贵,当然胡虏不此他怜悯之列。”

    昨日下午,长孙无忌去后宫看了皇后,听得他与易峰的冲突后,因人多嘴杂,长孙无忌也只是在走至他身前时,才小声说了句:

    “道歉,明早就去,真是愚蠢之极。”

    李承乾从他舅舅的语气和面色上看出了此事的不同寻常。

    这两年,不仅舅舅跟自己说了不少,就连自己的母后也是三番四次的提醒自己,要多亲近易子谦,言他是可托付之人。

    这次之所以会跟侯君集长谈,皆因他说的一点,刺中了李承乾的内心。

    他言太子已经成年,应该在皇上面前多多表现,适时的体现一下太子的重要性。

    李承乾并没有造反之心,但也觉得自己这个太子的存在感太弱了,所有人包括易子谦在内,都在要求他降低存在感,看来只有侯君集懂他。

    他心中虽有此想法,但事情到这一步,他不敢开罪易峰。

    他怕易峰抛弃他,继而会导致连锁反应,到时自己的舅舅、甚至包括房杜原本极为看好他的大臣,纷纷放手。

    到时墙倒众人推,自己或会只因一个小错,就丢了太子之位。

    阿金走过来,对着他深施一礼道:

    “少爷前日为娘娘治病,偶感风寒,这时实不宜见太子,还请太子见谅。”

    李承乾一颗心缓缓地往下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