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修图软件的欧美视野(2/2)
作者:荒野悲歌
    就说修图类的App,整个苹果商店、谷歌商店里,就只有这么一款产品。修图软件的技术难度可不低,尤其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性能都很差。

    一般的开发者都不敢涉足这个领域。

    修图的过程,是对原始图片的修改、涂抹、渲染、自动校正等过程,需要很大的算力。没有很多年的相关经验和技术优化水平,开发出来了手机也跑不动。

    UCgram的产品设计,其实也要阉割很多惊艳的奇思妙想,来把产品设计得简单一些,以便手机能跑动。

    所以,UCgram在全世界都不存在竞争对手。

    智能手机用户如果想在手机上修图,就目前来说,就只有UCgram这一款产品。没有竞争,运营起来就容易多了,4个月的时间积累了500万的下载量,有点不够看。

    都白瞎这个创意了。

    周不器早就有心理预期,说道:“不奇怪,我早就说过,欧美文化和咱们儒家文化都不太一样。中日韩这边都流行修图P图,欧美的年轻人崇尚的是自信、真实,他们对这类的修图软件兴趣不大。”

    唐斌辰不以为然,“那也不见得!”

    “是吗?”

    “欧美的年轻人对修图软件也很有需求。不过,他们修改的不是自己的长相,而是遮蔽一些背景图。或者把图片适当地裁剪、整理,做一些个性化的展示。”

    周不器问:“有什么关系吗?”

    唐斌辰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笑呵呵地说:“抓住重点,展示!”

    周不器现在已经不关注产品细节了,还真不太理解,“展示,有什么问题吗?”

    唐斌辰道:“现在的社交网站,都不能上传图片做展示啊,Facebook可以,但是推特就不能。可Facebook是熟人社交,圈子很窄。自信阳光的年轻人拍完照了,都希望能展示到更多的人面前。”

    这个话题就又落在了服务器上。

    图片太大了,一幅图片所占用的存储空间,都能存储100万字了。

    所以对很多网站来说,都没有提供用户向服务器上传图片的功能,用户们只能做文字的展示。

    包括一些聊天软件。

    MSN、雅虎通、谷歌Talk这些手机端的聊天软件,早早地就开发出来了,却被Helo一击得手,打得满地找牙。

    为什么?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紫微星敢投入、敢花钱,为手机端的Helo提供了图片传输的功能。

    智能手机用户们可以通过Helo来向好友发送图片了!

    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科技革命!

    在没有Helo的时代,年轻人之间想传送图片,怎么办?得需要支付高昂的价格发彩信。而且,彩信的技术手段太差,图片在信号转化的时候失真太严重,清晰度远远比不过Helo。

    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推特靠着账面上的3000万美元咬牙硬挺。Facebook则不同,宁可主动降低估值,也要融资几个亿。

    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推特只能发文字,Facebook可以发图片。

    前世,国内的新浪微博也是迟迟没有开通图片功能。后来企鹅进场做了企鹅微博,打算开始抢地盘,在10年6月份首先推出了上传图片的功能,这才加剧了竞争,让国内一众的“微博类”产品纷纷开通了图片功能。

    周不器就渐渐理解了,缓缓的道:“还真是这样,金融危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去呢,风投机构都在收紧钱袋子,互联网公司都不敢在产品上有太大的大投入。”

    唐斌辰道:“没错,我看了数据,Helo里最受欢迎的一个功能,就是好友间相互发照片。很多人会使用UCgram,也是在这里对图片进行简单地修改、调整,把图片制作得更酷一些,然后通过Helo发给好友。”

    “Facebook呢?”

    “Facebook的手机端App暂时也没有上传图片的功能。用户如果想上传,就需要把图片导入到电脑里,然后通过电脑来传输到网站上,太麻烦了。”

    周不器猜出了什么,“是不是这样,上传图片这个功能需要的算力比较高,现在的智能手机很难做到啊?”

    唐斌辰笑着说:“有这样的因素,Facebook的功能太多了,要有所取舍。Helo的功能较少,所以可以做。”

    周不器“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因为有对“微信”这款超神产品的认知,他对Helo的产品设计有一大堆的奇思妙想。不过,很多这些想法都被产品部给搁置了,要记录在案,以后再用。

    手机软件和电脑软件不同,手机软件会严重地受到手机性能的制约。只能采取一种“小步快跑,快速更新快速迭代”的方式。

    每周都要开发出一个新版本对手机App进行升级,一点点地上新,去探索新功能和手机的契合度。

    唐斌辰对此早有认知,郑重其事地说:“根据摩尔定律,每一代手机的性能都可以提高50%左右。等明年的下一代手机出现,我相信一些基础性功能的App就都有了生存的土壤。我认为,可以为下一代的产品做预想了。”

    “UCgram吗?”

    “不仅是UCgram,还有在欧美并不怎么受欢迎的YikY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