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研发火炮(一)(1/2)
作者:东仙轩辕
    在陆军部尚书史曾的面前,一幅图纸已经展开,上面画的是一个类似于神机炮的火器图样,上面还密密麻麻的标注着一些数据和尺寸。

    天子刘洵略显疲惫的说道:“这叫做火炮,是朕这段时间来潜心设计出来的火器。”

    “火炮?”

    陆军部尚书史曾问道:“敢问天家,这火炮与神机炮有什么不同吗?”

    “自然是不同。”

    天子刘洵说道:“神机炮是以火药为发~射药,将箭矢发射出去,虽然是火药武器,但也依然是类似于强弩的存在。而火炮则是不然,是以火药为发~射药,将炮子发射出去……,哦!炮子也就是石制的弹丸,按照火炮口径的不同,重量在三斤、五斤、十斤不等。”

    陆军部尚书史曾闻言很是惊诧,说道:“这火炮竟然可以将重达数斤乃至十斤的石头发射出去?不知这火炮的射程是多远?”

    天子刘洵思索了一下,现在还不知道以大汉帝国的工业实力,是否可以完美的制造出火炮来,所以在火炮的各项参数上肯定会缩水的。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射程的话,应该在一里到两里吧。”

    “一里到两里?”

    陆军部尚书史曾点着头,说道:“如此的话,这火炮也是一大利器了,这样的距离已经强过一般的强弓劲弩。只不过不知道这火炮的射程如何了。”

    以现在的战阵来说,依然保持着“两军相遇,弓弩争先"的传统,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战场上的攻守与拼杀陡增几分惨烈,军中弓弩的射程一直是将领的追求,所以此时陆军部尚书史曾才会问起这些。

    如今汉军之中与弓弩共领风骚的,还有一种被称为炮的"远程"射击武器。这种炮其实就是抛石机,从作战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认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称作"军中第一攻击利器"。

    眼下包括神机营在内,汉军各部都装备了大量的抛石机。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我国周代,当时叫做"抛车"。春秋时期,抛石机已经被应用于战事。据《范蠢兵法》记载,当时用抛石机可将重达十二斤的石头抛至一百多米的距离--这比徒手抛扔石块远多了。

    抛石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它实际上是一种依靠物体张力(如竹、木板弯曲时产生的力)抛射弹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发射的抛石机由三部分构成。地上的坚固沉重的长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弹射杆,顶上装有横梁的两根结实的柱子。弹射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绳索绑在长方形框架的两端,正好位于支撑架下面的位置。平时绳索使弹射杆紧紧顶牢支撑架上的横梁。弹射杆的顶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状,有时在弹射杆的顶端装一皮弹袋。弹射时,先用绞盘将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弹袋里放进岩石或其它种类的弹体。

    当用扳机装置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复到垂直位置,并与横梁撞击,用惯性将弹体以弧形轨道弹向目标。抛石机在古代是一种攻守城池的有力武器,用它可抛掷大块石头,砸坏敌方城墙和兵器;而越过城墙进入城内的石弹,可杀伤守城的敌兵,具有相当的威力。这种抛石机除了抛掷石块外,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它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上,点燃后发向敌营,烧杀敌人。后世在火器出现后,抛石机并没有立即从战争舞台上消失,人们还利用它"力气"大的特长,用来抛射燃烧弹、毒药弹和爆炸弹。衡量抛石机的作战性能主要有两点:

    一是抛物重量;二是抛射距离。

    抛石机的射程一般在50至300步之间,石弹重量由数斤至上百斤不等。拽炮人数可根据目标远近增减,普通抛石机需用40人,大型抛石机需用200人至300人拉拽,一次可将重达200至300斤的石弹射到300步之外,使对方"谍碎楼坍",威力极大。抛石机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实际上与后来的火炮相近。

    抛石机发明伊始,即成为军队中的重要攻、守城兵器,在频繁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此时汉军之中装备的抛石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必须在敌人阵地前埋设,操作人员在敌人的弓箭射程内施工,容易导致伤亡。

    纵观抛石机的发展,早期的抛石机抛物重量轻,毁伤能力有限,在战场上只能击毙士兵,破坏战车等。发石车还可用做攻城武器。自从火药发明以后,发石车还可用来发射"火药弹"等燃物,因而成为纵火兵器。这也是此时神机营的一些做法。

    可是投石机想要形成杀伤力,就需要集中一定数量的投石机一同发力,否则以投石机的射速来说,一场大战中是来不及投射几轮的。

    所以此时陆军部尚书史曾才会如此问,如果火炮的射击速度也如同投石机一般,甚至比投石机的射速还要慢,那火炮的使用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天子刘洵说道:“这火炮的填装的确比较麻烦,差不多一个时辰可以射击八到十次!”

    “啊!”

    陆军部尚书史曾略显失望,以这样的射速来说,在战场上是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也杀伤不了多少敌军。
第五百一十章 研发火炮(一)(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