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咆哮(1/2)
作者:东仙轩辕
    天子刘洵下旨废除食邑制,执行九品中正制。

    仅仅隔了两日,天子刘洵再次下旨,将中书监给为中书省、将侍中寺改为门下省,撤销丞相之职,改丞相为中书令,任命丞相魏相为中书令,继续行使丞相之权。

    不过对于门下令的人选,天子刘洵启用了左冯翊萧望之。

    萧望之乃是萧何的后人,因通政事而被选任为平原郡太守,萧望之向来想在朝廷为官,这下要远离朝廷去作郡守,内心觉得很不得意,于是上疏说道:“天家怜爱百姓,担心德化不能遍于天下,放出全部谏官去补郡吏,这是忧其末而忘其本的作法。朝中没有谏诤之臣就不知过失,国内没有明智达理之士就听不到好的建议。希望天家选择明经学、能温故知新、精于策划的士作为内臣,参与政事。诸侯听到这样,就知道朝廷重视接纳意见考虑政事,没有缺遗。像这样不懈努力,就可建成周代成康那样的太平世道。外郡即使有些不清明,也不必忧虑。”

    天子刘洵收到奏章之后,深知望之通晓经术办事稳重,论议有理,按照才能完全可以任宰相,但为了试试他的政事能力,就任他为左冯翊。

    这两道圣旨颁布之后,朝野上下顿时为之震动,一时之间门阀士族出身的大臣纷纷上奏反对,短短三天的功夫,天子刘洵便收到了一百三十多份奏章!

    天子刘洵虽然决心推行九品中正制、建立三省制度,但是面对朝中如同浪潮一般的反对之声,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于是,天子刘洵下诏召开朝议,准备平抑朝中的反对之声。

    可是天子刘洵千算万算,最终还是低估了门阀士族势力反对的决心!

    此番朝议在未央宫宣室殿举行,天子刘洵刚刚接受完文武百官的朝拜,朝中反对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制度的大臣便开始发难。

    “启奏天家,臣有奏!此番天家决意废除食邑制,实为不妥!食邑制乃是沿袭前秦、商周之古制,不但制度完善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贸然废除食邑制,势必会引起天下动荡、九州侧目,届时我大汉根基动荡、人心思变,实为飞来之祸!”

    “启奏天家!臣以为所为的九品中正制虽然传承于现有制度,但是其本质根本不适用,与我大汉之制度相悖逆,臣等奏请天家收回成命!”

    “天家!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分丞相之权,于理不合!我大汉的丞相乃是高皇帝立下的百官之首,岂可随意废弃?以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来料理朝政,我大汉之国政迟早会败坏无疑!”

    一时间,大殿之中人声鼎沸,不少反对的大臣不等天子刘洵准许,便开始大声劝谏,一旁的中常侍耿国见状大惊失色,当即上前两步高声喝道:“朝堂之上不可喧哗!”

    话音刚落,一名御史大夫怒声吼道:“放肆!我大汉朝堂之上,何时可以让阉人随意呼呵了!”

    紧接着,不少御史言官便开始围攻中常侍耿国,几乎将中常侍耿国骂成了祸国殃民之辈。

    眼见如此,中常侍耿国却不敢反驳,毕竟自己的身份在这里摆着,没有天子刘洵的准许,自己绝不可以与朝中大臣相互攻讦。

    “够了!”

    突然,天子刘洵暴起大喝一声,一把将身前桌案上堆积起来的奏章推倒,而后瞪着满朝文武大声怒吼道:“以九品中正制取代食邑制,建立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分理朝政,乃是新政之事,尔等是在阻拦朕的新政吗!”

    眼见天子刘洵暴怒,满朝文武稍稍收敛了一些,但是依然有不少大臣梗着脖子与天子刘洵争辩。

    “天家要行新政,臣等必定支持,可是推行新政也不能悖逆我大汉固有制度,还望天家三思!”

    “如今天家之新政已经将朝廷官职修改得七零八落,长此以往,我大汉国政岂不会乱套!”

    依然在与天子刘洵争辩的二人,一个是司隶门阀王家子弟,一个是扬州门阀高家子弟,此二人在朝中均担任御史侍郎一职,此番反对声潮中表现得尤为积极。

    天子刘洵冷笑一声,猛然指着二人咆哮道:“我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朕之新政,难道还能颠覆霸、王、道三家?笑话!”

    那两名御史侍郎见状怡然不惧,正要再说话,却听天子刘洵继续吼道:“我大汉的国势自新政开始以来,可曾衰落?我大汉的军威自新政开始以来,可曾削弱?朕的新政,不但没有削弱大汉之国力,反而让朝廷府库激增、民间富有、军力更强!这些情况,难道你们看不到吗?”

    天子刘洵的一番话,顿时让那两名御史侍郎哑口无言,即便想要反驳一番,但是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双双哑了火。

    可是天子刘洵却依然大声怒吼着:“如今朕要继续推行新政,要让我大汉更加富强,你们却横加阻拦,为何?就是因为在这新政之下,你们家族的利益受到了削弱,是否!”

    天子刘洵猛然间将这些门阀士族的“遮羞布”掀开,朝中文武百官顿时一片哗然。

    就连刚刚被任命为中书令的魏相、门下令的萧望之也震惊不已,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更是脸色巨变,担心此番天子刘洵会因为新政之事而与门阀士族彻底决裂!

    三人焦急万分,纷纷站出来准备在双方之间周旋一番。

    而尚书令丙吉与各部尚书也纷纷出列,众人虽然大多都是门阀士族出身,但是此番却无一例外的站在天子刘洵的一方,纷纷与反对此番改革的大臣展开辩论。

    一时间在大殿之中人声鼎沸,文武百官瞬间分成了两派,开始互相争论起来。

第二百九十四章 咆哮(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