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秦王(2/2)
作者:沐华五色

    冷临江阴恻恻的一笑,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

    秦王府算的上是十六王宅里,最为简明朴素的一座王府了,美什么花木,也没有奢侈的摆设,莫说是与东宫比了,就是跟简王府,赵王府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秦王谢晦明也算的上是诸位皇子中,最为勤勉的一位了,朝中民间都呼声极高,从前的太子,现在的汉王,是万万比不上的。

    可奈何老天不开眼,样样都不如秦王的汉王,偏偏占了个嫡长子的名分,在太子位上几废几立,谢晦明也始终没能顺利上位。

    太子被废后,这像风水一样轮流转的监国理政之权,就顺顺当当的落在了谢晦明手上,虽然从前这权在太子手里时,干活的也是谢晦明,但是到底出师无名,现在出师有名了,使唤人起来,也格外顺手些。

    明亮的斜阳洒落书房,满满当当的书册在暖阳中,逸出一阵阵墨香。

    谢晦明伏案疾书,不知在写什么。

    伏案是谢晦明的日常状态,或写着什么,或看着什么,闲下来的时候,就和府里的长史议事,见他们的时候,比见后院里的王妃侍妾的时候,多上许多。

    长史匆匆而至,抱着一摞子文书,搁在书案上:“殿下,东宫里的人传话过来,汉王没有抱病,而是出城了。”

    谢晦明轻咦了一声,撂下毛笔,青玉管在重山笔搁上轻轻一磕,余音轻颤:“出城了,去哪了?”

    长史低语:“咱们的人跟上去了,说是往陇右道去了。”

    谢晦明揉了揉突突直跳的额角,紧紧蹙眉:“那么个黄沙漫天,凶险异常的地儿,汉王去那干什么。”

    长史想笑,却忍住了:“听闻汉王去孤竹馆,却被胡姬刺杀,没能尽兴,总不能是亲往西域,买两个胡姬回来吧。”

    谢晦明的脸始终绷着,他长得不如汉王耐看,又天生一张冷脸,还总爱绷着,虽然比汉王小几岁,可看起来他却像是兄长,是那种贴在门上可以辟邪的兄长。

    对于秦王始终不能取而代之,群臣私底下也颇有微词,说是秦王就是吃了样貌的亏,他若是长得像太子那般相貌出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再加上他温和中正的秉性,勤政能干的口碑,早就把太子之位收入囊中了。

    不得不叹一句,这个世道,终究还是那个看脸的世道,怎么改朝换代都没用。

    谢晦明绷着脸,严肃道:“传令沿途驿站和关隘,一旦发现汉王的踪迹,马上护送返回京城,不得有误。”

    长史哽了一下,是他听错了吗,难道不是截杀吗,这么好的机会,还让汉王平平安安的回来了,以后真的不会后悔吗?

    谢晦明猜到了长史的心思,脸色一正,更加严肃的吩咐:“你不要动什么其他的心思,汉王是本王的兄长,嫡长子,他做太子,是名正言顺之事,本王也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长史愣住了。

    莫非这么多年来,其实是他自作多情会错了意,秦王殿下如此勤勉,其实只是想要做一个辅君之臣,从没想过取而代之。

    他讷讷的应了一声是,又继续道:“那,汉王私自离京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圣人。”

    谢晦明沉凝片刻:“汉王现下行踪不明,若现在告诉父皇,父皇难免忧心,不如等有了汉王的下落,送他返回京城的时候,再告诉父皇,也免得父皇辗转难安。”

    长史更蒙了,难道不应该是借机落井下石,把此事告诉圣人,好让圣人狠狠训斥汉王一顿,说不好就从汉亲王贬成汉郡王了呢。

    他像是头一次认识秦王一般,低着头,把过往十五年间,汉王每次倒霉之后,秦王的做法,重新仔仔细细过了一遍,然后有了新的认识。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汉王每隔两三年就要倒一次霉,可秦王却从未有过落井下石,甚至连借机夺权都未有过,始终温文尔雅,循规蹈矩,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对汉王执臣弟之礼。

    看来,的确是他想左了,是他眼见秦王羽翼渐丰,而汉王烂泥扶不上墙,揣测着秦王的心思,渐渐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他正视了自己疯长的妄念,然后把它按进黑暗的尘埃里,摆正态度,应声称是,然后,走了。

    长史走远,谢晦明从书案后站起身,走到竹林七贤鸡翅木屏风后头,把写好的一封信叠整齐,封好了口,印上火漆蜡印,递给个其貌不扬的婢女:“去,送到郑大人手中。”

    婢女细细应了一声是,莲步轻移,走的极快却又了无声音,就像一阵风,刮过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