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四 千年龙印!东方史诗!(求订阅~)(2/2)
作者:武剑仙

    《剑气长缨》!

    《长城·边关颂歌》!

    《千年华夏·炎黄》!

    充满华国特色的音乐,用西洋乐的方式尽情的演绎而出。

    听的外宾是神采飞扬,大赞华国浓厚的古韵。

    开篇的演奏结束,历史似乎也正在不断的从现代,慢慢推入远古!!

    《大明·殿中韶乐》!

    《礼乐醇儒·忆宋》!

    时光仿佛在倒退。

    但不知为何,那文化之感,却仿佛愈加厚重!!

    当中篇的演出结束后,历史的回溯,才仅仅千年。

    间歇中,观众们休息放水,甚至来了根烟。

    来自于古巴的外宾领导人,大开眼界的握着大佬的手,忍不住攀谈了起来。

    “这次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华国几千年的传承。”

    “完全打破了我印象中的东方文化。”

    “我感觉我可能爱上了这历史酿造出来的醇香美酒。”

    大佬微微笑着。

    “哈哈!感谢夸奖,接下来,您还会看到更多属于华夏文化的瑰宝。”

    一行人亲切的攀谈着。

    而文化部的领导,也正与身边一名同级的毛子外宾攀谈着。

    毛子外宾笑着问道。

    “我们啊,也有个优秀的年轻音乐家,国宝级,但他的口中,总是能听到贵国的一名音乐家啊!!”

    文化部的领导闻言,瞬间想起了一个.......

    多少有点不靠谱的身影。

    “哈哈!等下,他就会有演出的!!”

    “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在文化领域上,也进行更加深层的合作。”

    毛子外宾言道。

    “在西洋古典音乐这个领域,无论是到了我们国家,还是到了贵国,都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流派,无论是我们俄罗斯学派,还是华国新兴起的东方学派,都是代表了各自文化熏陶下,不同的表达方式。”

    “哈哈,是啊。”

    文化部领导多少有点暗爽。

    早些年间,华国在西洋古典音乐这一面上,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派。

    虽然不至于说落后,但肯定总是感觉.......似乎总觉的是哪里差了那么一点......

    毕竟,华国的老传统了,在你擅长的领域如果不能碾压你,那就是拿不出手。

    可是,李文音的出现,以及在李文音作用下,东方学派的出现,直接让“古典音乐”这个选项,成为了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文化部领导们都非常爱提的话题。

    .......

    有时候,在文化交流上,经常是以雕塑,绘画,建筑,文学等等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音乐上,更多的是用民族古典乐来沟通。

    可是,民族古典乐有个最大的问题。

    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上,民乐的门槛相对于西洋乐,显然更高,完全是不同的风格趋势,如果不了解华夏文化,很难get到真正深层次的一些思想与表达。

    如果用民族乐来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当真是奇奇怪怪。

    更何况,华国的民族古典太深邃了,也导致风格流派与地域区分......太多太杂了!!

    没有一个“代表性”!

    浙派民族乐风韵十足,历史悠久,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费点劲!

    因为独特。

    西北老秦潇洒大气,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也费点劲。

    也是因为独特。

    多元化的文化,大概就会头疼在这里了。

    所以,在表现整个华国的时候,用民族乐,很难形成一个包罗万象且统一的印象!!

    让外国人更加认识华国,在宣传上,一定是要做好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的。

    可惜了。

    文化底蕴太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咋踏马统一.......

    欧洲一个国家一个省那么大.......风格自然好统一。

    土地大的历史短的,自然没那么多时间百花齐放。

    但俺们太大了,太多了,也太悠久了.......么得办法啊.......

    所以,想要让外国人对华夏文化感兴趣,去学习研究,发现这些厚重的美。

    只能先用他们熟悉,习惯,了解的方式,进行一个具体的印象传播。

    即西洋乐器演奏华国风格的西洋乐曲!!

    所有华国的作曲家,几十年来,都在这个领域之中尝试着。

    也不乏无数优秀的作品。

    在文化创新越做越好的整体大趋势下,一个愣头青登场了。

    从主旋律的华国风小提琴曲《金色的炉台》,到以西洋古典乐的形式,演绎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似乎这已经很了不得了。

    《梁祝》,在国际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文化地位!!

    人们似乎觉得,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但紧接着。

    这个愣头青.......便用最粗暴的方式,打破了老一辈人们想象力上的枷锁。

    炫技!!

    用TM最基础的东西直接干烂你们,然后你们就能静下心来听我安利华夏文化了。

    “我没什么文化,只好先用更NB的技巧把你们全鲨了。”

    是的,这也就是东方学派的起源雏形。

    走到极致后,无数的音乐人,灵感在这样的启迪下开始迸发!!

    他们逐渐喜欢用最离谱的技巧,开始演绎最离谱的文化。

    东方学派的创始人或许是李文音,但李文音更多的贡献,是开启了一个思路,开拓出了一片空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真正将东方学派发扬,扩充的,是无数受到了李文音启发的华国音乐人们!!

    更多的技法,代表制造更多的音色,代表更深厚的层次!!

    也就能容纳的下更深邃的文化!!

    小提琴钢琴可以,其他乐器凭什么不行?

    西洋乐器可以,自然民族乐器也可以。

    于是,游离于流量之外的真正的音乐行业,开始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

    很快,演出继续进行着。

    华国爱乐乐团也终登场!!

    《琉璃·唐歌·霓裳羽衣》!

    每一个朝代的代表作品,都有相同,但不同的美。

    相同的,是炎黄子孙的根。

    不同的,是不同华国顶尖作曲家们,对于不同王朝文化的解读与诠释!!!

    演出的不断进行着。

    《乐府·汉使西行》!!

    从汉朝起,张骞出使西域,使得华国的音乐文化,吸收了无数西域的乐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的多样性!!

    汉朝,也正是音乐元素爆炸的年代。

    历史吹来的风沙,似乎让凌空大日也开始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