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八章 国际地位(2/2)
作者:皮pi猪
    还有如同之前狮子国这样的小国,自认为无法保证自己海域他国船只安全的,由邻国负责在小国海域的安全,既然是大国就能威慑周边小国。

    谷</span>  而如同贵霜、安息这类的大国,可以利用这部法案堂而皇之地入侵小国的海域!

    小国想要不被入侵可以,签署条约保证自己海域的安全。

    那怕是小国,只要是领海国家都不希望自己海域被其他军舰给介入,就这样各地小国都往大宋跑希望加入这约定国。

    这里面不会出现纷争?

    不!绝对会出现,而且是必然!

    但是陆衡无所谓,因为东亚的海域已经被大宋给完全控制,至于西方他们乱他们自己的,关大宋屁事?

    身毒、安息还想拿陆衡的大宋当枪使?

    仅仅是礼尚往来罢了,至于那些小国更无所谓了!

    鬼知道这些陆衡连听都没听过,不知名的小国在历史上什么时候被吞并,有没有这条例对于他们历史没任何差别。

    至于身毒和安息的挑拨,只能说他们的火候还不过,大宋对于蒙古的了解绝对比他们多得多!

    对于蒙古大宋朝堂内主要分成两派!

    第一派是以内阁中赵鼎、王曾为首的维持现状派。

    核心思想就是蒙古现在只有西域西北与大宋接壤,其他的都和辽、金两国接壤更多,想要南下必须突破契丹人和女真人,只要保证西域不失就影响不到大宋。

    维持现状派,认为暂缓侵蚀草原计划,保持辽、金两国实力用他们来抵御蒙古人。

    第二派则是以宗泽、李纲、步骘为首的激进派。

    这派看到了蚕食草原战略的可怕,认为与其指望敌人,还不如靠自己。

    大宋和辽、金敌对多年仇深似海不死不休,而蒙古人要是比辽、金威胁更胜,就不能势弱。

    三年前铁木真在辽和金面前吃了钉子,而大宋能灭了辽、金对于蒙古来说就是一种威慑。

    同时辽、金、蒙古都是游牧民族,不是没有联合的可能性,与其把不稳定性交给外族,不如先一个个把对手打掉,把领土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顺便一题大部分的武将和太子陆麟都倾向于激进派。

    武将不用说渴望战功,如果采取维稳那就等于没了军功,至于太子陆麟则是教导的产物,陆衡不止一次的告诉陆麟落后就要挨打,面对强敌不能退缩。

    在以陆麟的眼光孛儿只斤·铁木真虽然是枭雄,但是自己的父皇一点也不弱!不是同样建立了庞大的大宋?

    但是陆衡却有所踌躇,无他,成吉思汗的威慑想必在每一个华夏人的心中,与蒙古一战陆衡只能说自己的大宋有把握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