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谈判与赚钱(2/2)
作者:摇摇-欲坠
    87年的特区还有大片的空旷土地,一直要到二十年后,特区才会土地紧张,然后进行工业升级。

    赵山河要求厂区靠海,便于运输,最合适的区域就是南山蛇口港附近。

    这里跟香江遥遥相望,开船的话,半个小时就能抵达。

    蛇口港这里当然不合适,这里将会是特区未来主要的进出口港口,靠着南山公园的西侧,就成了不二选择。

    从半岛最南,到新安古城,再到宝安机场,这里有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利用。

    在确定了赵山河的技术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之后,经过多方协调,将南山公园西侧的半岛,整个划给了赵山河。

    这片土地刚好有十平方公里,虽然有大片滩涂地,不过移民搬迁并不难。

    这片土地,也是未来前海工业园区的一部分。

    土地划拨只是第一步,赵山河要先确定地理位置,区域,然后才能整体规划。

    而且,建设工厂还要推迟,因为这里要先修建港口和变电站。

    八十年代是电力最紧缺的年代,香江就因为电力紧张,大批的工厂外迁。香江连续批准了几座电厂的扩张和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也是今年开始动工,就为了弥补电力越来越紧张的趋势。

    赵山河要求工业园区必须要有两条电力线路,工厂电力紧张还好说,要是他的实验室出现断电,损失就大了。

    他要求在工业园区的五座实验室,都具备两条电力线路,确保每一年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出现断电情况。

    而这个要求很难满足,只是为了这个问题,就谈了几天。

    赵山河不得已拿出了自己的五个实验室计划,让众人过目。

    电子实验室,动能实验室都需要长时间的负荷试验,材料实验室和机械实验室稍微要求宽松一点,可是最关键的是生物实验室。

    高级别要求的生物实验室不仅需要防范病毒的外泄,就连空气也要与外隔绝。

    实验室将会是一个空气只进不出的封闭环境,所有的空气经过过滤进入实验室,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都必须进行全体抽空,压缩,然后添加易燃气体,进行焚烧。

    这样的高标准要求,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和设备,更需要电力的不间供应。

    万一停电,造成了病毒外泄,这种损失谁也承受不起。

    当赵山河拿出了实验室的建设要求,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给吓住了。

    相关人员立即返回内地,对赵山河拿出来的计划进行验证。

    看到那些许多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仪器设备的装备,哪怕是业内人士也有些懵。

    因为这里面的许多要求,许多仪器,他们听都没有听过。

    不仅仅是他们,就连全世界的生物学家们,也都没有听过。

    但是,赵山河已经给出了设计方案,技术方案,这些仪器,即使现在没有,说明他也有把握造出来。

    这份计划书拿到内地,引起的轰动比他要投资数百亿建厂还要强烈。

    因为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涉及的精深领域,如果这个实验室真的能建立起来,就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没有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

    谈判告一段落,赵山河带着自己的保镖们,先去了东瀛,后去了纽约,最后从伦敦又返回香江。

    这一圈下来,赵山河在做多上盈利十三亿美元,在做空上亏损九亿美元,总体依旧盈利四亿美元。

    四亿美元到手,赵山河手里的资金才缓解了过来,整个八月,他手里的现金资产已经不足一亿港币。

    而且,这次他亏损了九亿美元,赚了四亿并不算特别引人瞩目,因为比他赚的多的机构大有人在。

    在香江本土市场,他的盈利也超过五亿港币,可是,有自称股神的某位,获利超过了十亿港币。

    所以,这次他没有太出风头,只是在返回香江的时候,被记者拦住问了三个问题,引发全港热议。

    赵山河对记者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只要不是私人时间,被记者拦住,都会回答三个问题。

    他这次赚了四亿美元,回港当然会受到密切关注,在贵宾出口,被一群记者堵住。

    “赵董,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前景看好,你这次又盈利四亿美元,可曾考虑用途?”

    “是的,我在跟内地洽谈一个大型项目,如果计划顺利,就会需要大笔投资。”

    “为什么不投在香江本土?”

    “在香江投什么?房地产吗?把房价炒到天价去?所有人都住不起?下一个问题。”

    “赵董,据闻你在港大的招生名录上,却没有报名港大的招生,是因为对港大的某些政策不满吗?”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我对港大也没有半点不满。我没有参加港大的招生,是因为我太忙了,而且未来的几年,也会忙的不可开交,所以,在我经过权衡之后,决定放弃自己的学业。”

    “是因为你觉得港大教不了你什么?”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如果看了新闻就能知道,我在这几个月已经申请了一百五十项专利,这些专利将会改变整个世界,而这些,都是靠我自己的天才大脑发明创造,按部就班的教育,或许真的不能对我有帮助。第三个问题。”

    “赵董,针对港府最新发布的劝投咨询,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赵山河这次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政府认为内地政策不明,劝有钱的商人尽量将投资投向稳定的区域,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也在计划往伦敦投资,并且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进展,等到事情确定下来,我会向媒体通告。”

    赵山河当然不会硬着来,他往内地投资是不肯改变的,可是一些仪器和设备,需要通过谈判,才能运到内地。

    这个时候,保持温和态度很重要。

    赵山河不介意向伦敦投资,当然,他也不会投资长期项目,一些注定能赚大钱的项目,为何不投呢?

    而这几个问题被媒体播放之后,第二个问题立即又掀起了一股读书无用论。

    经过一些媒体的片面解读,许多人认为赵山河在宣传读书没用。

    不过这早在赵山河的意料之中,也根本不在乎。

    从八十年代开始,篡改教科书,养废蛆,就成了鹰国政府针对香江不可逆转的回归大势的政策。

    得不到,我就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