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喜庆(2/2)
作者:江南蛰雷
    “眼见当初万历间,陈花富户积如山。福州青袜鸟言贾,腰下千金过百滩。看花人到花满屋,船板平铺装载足,黄鸡突嘴啄花虫,狼藉当街白如玉。市桥灯火五更风,牙侩肩摩大道中,哈哈哈!哈哈哈······”

    “好诗!真真是好诗!肖先生‘淫’的一手好‘湿’!”于望随行的旁人中,大都对肖先生多少都有了解,此时见到他狂性发作,也不以为怪。

    但是此时,却有一人靠了上去凑趣,嗓门奇大,可不正是王力?

    “哟,哟,哟!”李舒此时也在,当即乜着眼睛冷笑道:“咱们的王大人也知道捧场了?好诗?那你说说好在哪?”

    自从去年于望下令汉家军人人必须学习文化后,王力念了几天书后,在下属的吹捧下感觉自我良好!于是为了装点门面,后来王力确实下了功夫去读书,到如今不说一瓶水,但是半瓶水晃荡还是有的。

    偏偏此时肖先生吟的诗王力恰恰知道,此诗为本朝崇祯四年进士吴梅村所作。在后世里吴三桂引满清入关,他还写了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圆圆曲。

    当然了,如今这个时代有了于望的插足,这著名的圆圆曲能不能问世还是个问题。

    这时,李舒不问还好,一问就搔到了王力心中的痒处,当即他得意洋洋,郑重其事的说道:“这诗歌么,自然是极好!描述的是万历年间的大明盛世情景!这诗歌主人么,乃我大明本朝翰林院编修吴梅村是也!”

    “我擦!”李舒震惊了,不由学了于望平时的口头禅,惊诧的问道:“这你也知道?”

    “李舒啊!不是兄弟的看轻你,平时于望让咱们多读书,你就是推三作四,不肯多念几本书!现下知道读书的好处了罢!”王力此时得意非凡,只是把头颅高高扬起,露出俩黑乎乎的鼻孔对着李舒。

    “擦!小人得志!”李舒不屑。

    “咳咳咳!”突然王力莫名的大声咳嗽起来,这可是他诗兴大发的前奏,众人岂能不知?当即旁人都是如受了惊的兔子般远远的窜开,离他老远。

    “一群粗鄙军汉!想我伯牙这高山流水的雅致,何处寻觅钟子期?咳咳,这个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呜呼,知音难觅也!”王力不屑的睥睨众人。

    “肖先生‘淫’的一手好‘湿’”王力大声叫唤:“如此,老王我岂不能吟诗和之?众人可听好了!”

    余生曾作太平民,

    及见神宗全盛治。

    城内连云百万家,

    临流争僦笙歌次!

    “呀!”肖先生惊异:“王大人所吟的莫非是本朝顾梦游的大作?”

    “然也!”王力兴奋的狂笑起来,声音如沙哑的公鸭嗓子般,“嘎嘎嘎”的殊为刺耳。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肖先生不由拱了拱手:“谁说丘八都是目不识丁的粗鄙白丁?咱汉家军里自有锦纶满腹的雅士在!”

    “呜呼,·······”

    “嗟夫!·······”

    ······

    “锦纶满腹”?于望看到这两人一唱一和,也不由有点哭笑不得,不过说起万历年间小民的富足,这个倒不假,在后世“我大清”陆应旸的《樵史演义》里于望还记得是如此描述:

    ······,传至万历,不要说别的好处,只说柴米油盐鸡鹅鱼肉诸般食用之类,哪一件不贱?假如数口之家,每日大鱼大肉,所费不过二三钱,这是极算丰富的了。还有那小户人家,肩挑步担的,每日赚得二三十文,就可过得一日了。到晚还要吃些酒,醉醺醺说笑话,唱吴歌,听说书,冬天烘火夏乘凉,百般玩耍。

    那时节大家小户好不快活,南北两京十三省皆然。皇帝不常常坐朝,大小官员都上本激聒,也不震怒。人都说神宗皇帝,真是个尧舜了。一时贤相如张居正,去位后有申时行、王锡爵,一班儿肯做事又不生事,有权柄又不弄权柄的,坐镇太平。至今父老说到那时节,好不感叹思慕。······

    这个万历爷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好,是因为他侵犯了士大夫阶级利益的缘故。虽然他几十年不上朝,但也是无为而治的典范,对于天下小民侵犯甚小。要说他贪婪,他收刮的对象也都是那些富裕的士大夫阶级。

    如此,他得罪了广大的文官集团后,这些文人摇起了笔杆子,他后世的名声能好才叫怪事!譬如眼下的崇祯帝,虽然一上位就讨好了士大夫阶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财政的崩溃!这其中孰得孰失,眼下崇祯帝怕是已经很明白了罢?

    马头营里,人们照旧欢腾,个个吃的是鼓腹讴歌于望大人的仁义。于望此时却是接到了护卫送上的朝廷飞马塘报,里面触目惊心的写着:

    崇祯九年七月初四日,清武英郡王阿济格、贝勒阿巴泰、扬古利,统领清兵、蒙古兵五万余人,攻克独石口,进犯大明腹地,朝廷震动!

    于望看着眼前欢庆的马头营军民在欢天喜地,他们尤不知这满清铁蹄已经入关!大祸已经迫在眉睫!虽然这消息上写的是清兵自宣府关口而入,但是蓟州这边也快了罢?

    据于望后世所知,此次清兵入关兵分三路,除了宣府那边,蓟州这里就有一路清兵进犯!他们刚好赶在南方汉家百姓秋收完毕,这鞑子真真是挑了个好时间!这里秋收好了,那里他们就掐着时间来抢!

    在以往的历史中,大明北地生灵涂炭是肯定的了!但是自己前后为了此次清兵进犯足足准备了近两年时间,厉兵秣马,苦心经营,不就为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