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谋划(1/2)
作者:江南蛰雷
    第二天,祥云岛上,于望正和刘巡检在漫步视察盐田的生产工作,这驻扎在祥云岛的队正紧紧的跟随在后,满脸的激动,平时难得见到于望大人,这回于望大人来视察工作,岂能不好好伺候?

    加上于望随身带来的亲卫,一伙人倒是前呼后拥,气派不小。而那些在盐田工作的盐户见到于望,纷纷欢喜的欢呼:“于望大人!于望大人!”于望则是温和微笑回应:“好!好!大家好!”得到于望回应的盐户们个个脸有喜色,自豪不已,纷纷干活更加起劲。

    祥云岛地势平坦,并没有什么高大的山丘遮人眼目,这海阔天空的,人们放眼望去,皆是心胸俱开。刘巡检一路啧啧赞叹不已,连呼神仙要地,这么好的海景,这么好的地方,以前他怎么就不知道呢?

    而现在出现在在刘巡检眼下的是一片片盐田。这些盐田由高到底,分成六层,一层层的盐田面积广大,盐田旁的盐堆积如山,一眼望去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颇为刺眼。看着那些忙忙碌碌的盐户在工作,在搬运,在储存。刘巡检手揪着自己的胡须,半天没动弹,吃惊的道:“莫非这些都是盐?”

    于望笑而不语,那旁边的队正则是低声的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原来这晒盐,在每天渤海的两次涨潮下,人们便打开早已经修建好的引水渠,引海水入蒸发池。海水经日晒风吹,当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盐户再引卤水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如此一套工序下来,每天引入的海水,在十二天后就可以正式产出盐。

    此种晒盐法,简单便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盐产出的成本简直微乎其微。而大明的盐价腾贵是不消多说的,大伙这眼前看到是盐山,其实换个说法就是金山银山!

    但是这晒盐也是靠天吃饭,于望早就派人找了当地的渔民仔细了解过当地气候。这整个渤海湾地区的盐场,在后世来说,所处地区是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尤其每年3至6月份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是海盐生产的黄金季节。而降水则多集中在7至8月份,这两个月是海盐生产的休闲季节。也就是说,祥云岛每年产盐的有效高峰时间为四个月,歇场两个月,剩下的月份虽然也出盐,但是产量急剧减少。

    但就算是如此,这祥云岛也是不得了!在于望不计成本的大规模建设盐田的投入下,眼前才区区两个月,就已经出产了近四十吨的盐,如果按每斤一钱银子的最低批发价算,这四十吨的盐就是八千俩白花花的银子!而且这还是今年刚刚起步,随着以后盐田的继续扩大,盐户晒盐的技术积累,这产量会是越来越大!平均每月从祥云岛上收获两万多俩银子,举手之劳尔!

    八万斤盐!刘巡检彻底震惊了,手里扯下了一把自己的胡须而不自知。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些在盐田边还没有运走的盐山,呐呐的道:“老天!这简直,简直就是聚宝盆啊!望哥儿!你手里有了如此宝地,这辈子的发达富贵等闲尔!这个,这个,呵呵,亲伯也能沾点光不?······”

    “呵呵,亲伯!看您说的是什么话!这次让您过来看这盐田啊,就是和您共同发财的!眼下才不过刚起头,以后我相信,每月从这祥云岛收获两万两银子也是容易!”

    “两万俩?······”刘巡检已经痴呆了,只是不停的重复:“两万两?这,两万······”

    “亲伯!就算以后平均每月有两万两银子入账,这一年也不过是二十几万!我于望手下人马众多,屯田靡费巨大,练兵要大笔投入,这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况且,我大明两淮的大盐商,哪个不是身家几百万,上千万?这点小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呵呵!呵呵!”刘巡检终于定下神来,干涩的嘴巴犹如着火了一般,好奇的问道:“望哥儿这晒盐之法实在是神来之笔啊!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亲伯!这话您就说差了,这晒盐法我大明嘉靖年间,山东海丰盐场制盐就率先易煎为晒,这也不是秘密!只不过咱这大明啊,从来都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大部分盐场还是保持传统,始终是烧灶煮盐。就算那么一俩家用晒盐之法,这产量却是一直少的可怜!也好不了哪里去!”

    “呵呵!呵呵!咱这大明只要是和衙门沾边的产业,这个无能,还有那个你经常说的什么低效!这个自然不必提的了!”刘巡检对此感慨万分:既然有了这晒盐法,大明各处那些盐场的主事人为何不采用?要如何的无能才能把各处盐场产量做到如此的低?

    比如这晒盐法,大明其他人做的如何,自己不清楚。但是终归没有自己亲眼看到“盐山”来的震惊!不论什么事,让于望来做马上就会有让人惊掉下巴的效果。这种神奇,刘巡检找不到一点可以解释的缘由。他眼下心底嘀咕着也只好归之为“天命眷顾”的迷信说法。

    “亲伯!既然我们眼下有了自己的盐场,那么您率领的巡检司可是要大力打击各路私盐渠道!如此才能咱们独家贩卖,这财源才能滚滚而来啊!”

    “没说的!自己一家人当然力气使到一处去!”说到财源,刘巡检脑筋顿时活络了起来:“望哥儿,咱好歹在衙门混了这么多年,各方面消息也算是熟知,咱这大明产盐的情况我可是门清!”

    在他解说下,原来这大明主要的产盐地为长芦、两淮、两浙及河东。朝廷在这些地方都派遣有盐运使,专职管理盐政。那么此时明朝的盐产量如何呢,按朝廷现行的“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每年盐产量是6亿斤。

    朝廷规制,每引得税银6两6钱4分,那么六亿的产量,其中应得盐税白银1328万两白银,实际上每年朝廷只能收上来约十分之一,最多的时候只有250万两,盐税大量流失,这其中的缺额到哪里去了呢?除了各级官员的中饱私囊,就是各大盐商的偷税漏税,大发横财。

    于望想起了后世的记载,这些两淮大盐商,和江南大地主,大商贾们,一直官商勾结,上下其手,侵吞国家财产,组织海贸走私,个个家财巨万,富可敌国。平时他们酒肉笙歌,吃顿饭可以花上两三千俩银子,但对于朝廷的税务是一个铜板都不想交。

    他们动不动就组织商人罢shi,组织工场工人集合闹事,来要挟朝廷。而那些朝廷大员个个本身自己私下就搞了诸多产业,他们官就是商,商就是官!如此上下一体,这税务如何收得上来?

    万历爷为何历史上名声不好?是因为他大力征收全国各地的矿山,商业工场的税,由此触犯到了那些官商的利益,他们个个“口诛笔伐”,把万历爷骂成了处处“与民争利”横征暴敛的du夫!

    由此中国广大的人民,被这些腰缠万贯的少数人给“代表”了。再以后到了崇祯手里,国家财政窘迫,需要加税,直接就被这些官绅士大夫派发到天下普通自耕农头上。普通自耕农本来就贫困,天灾人祸之下,纷纷破产,没有活路,如此一来,怎能不造反?
第五十八章 谋划(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