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善后(1/2)
作者:江南蛰雷
    “刘公子!于某有一事不明?”于望疑问的向刘公子问道:“咱这滦州年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产出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本身年年都要朝廷赈济。你这到滦州来收购粮食,却是从何收起?”

    “于大人莫要客气,直接唤我刘长乐就好!于大人身为滦州本土人士,莫非不知道其中的道道?”

    “呵呵,于某还真的不知,还请赐教!”

    “哦,好说!好说!这个说来也是让人切齿,······”

    原来,这永平府北依长城,南临渤海,乃御外入侵之战略要地,朝廷除在境内沿长城一线50余座雄关要塞布兵戍守外,还在境内设永平、卢龙、东胜、兴州、右屯、抚宁、山海、开平、中屯等卫所以屯兵,最多曾达20万骑。

    重兵驻守,则需要大批军需粮饷,这些军需多由山东海运入滦河,再逆流而上输送各地。至明朝中叶,大多由天津发船至乐亭刘家墩入海口,溯滦河至银夯柳仓(今乐亭汤家河)交卸,转船经马城运抵永平府永丰仓,再转饷边关卫所。万历年间,后金崛起,明军扼守长城一线。其时,山海关陈兵7万,永平府境内总兵力达40余万,大量的军械、辎衣、粮草大都靠滦河水运保障供给。

    这粮食漕运,惯例,只要能粘上边,大明官府上上下下俱都伸手。这巨量的粮食在运输途中被各路人马截流偷拿,大量的粮食被克扣,偷盗出来之后,不管是参与贩卖还是仓储囤积都是大利。滦州之所以叫滦州,还不是因为境内有这条滦河?如此这滦州便成了买卖这“粮食”的分流窝点之一。

    就在去年,崇祯六年,这管理漕运的有关衙门就报告朝廷说,粮食运舟出天津海口,为飓风所覆。同年六月九日,又报告说天津周围地区大风雨伤稼,毁坏海运粮船,损失米105066石,豆65923石。

    事情真的如报告上所说的吗?平时没事都有各种理由损耗,何况来了大风雨?简直老天送财来了,损失一分就夸张成十分,那些黑下来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被倒卖出去。

    这眼看年关将近,过了春,朝廷这漕运又要启动,刘长乐这次来滦州,还真的是提前打好关系,定下粮食份额的。

    于望真的是无语了!眼下大明上下腐败至此,真的还有救吗?朝中大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对于名利趋之若鹜,你争我抢!对于利国利民的,哪怕是一点小事都不屑去做,无动于衷。地方执政官员,除了催科,就是刮地三尺!为了金钱,无所不为!而普通老百姓呢,麻木不仁,犹如等着被屠戮的猪羊!

    想要力挽狂澜,鼎革立新,重塑我汉家的生机和活力,难啊!最简单的就是推翻整个眼下这个黑暗腐败的官僚体系,制度!必须把这些国家的蠹虫们统统葬送到垃圾堆里,重建良好的制度!

    这里于望还在沉思,那些青壮们却已经是把周家的家产都归纳统计好,李舒他们也回来了,还真的抓到了一个漏网之鱼。原来却是这匪徒觊觎一家香民的闺女美色,今天死皮赖脸的就呆在那农户家里,不在周家。幸好展开了大搜捕,不然这贼子还真跑掉了,如此这活捉的匪徒就有四人。

    李舒一回来,什么事情他都接手了。他靠近于望,低声报告,从周家地窖里抄出的粮食就达一千五百余石,金子、银子、铜钱杂七杂八的凑起来,差不多有七千多两。

    除了现钱之外,还有丝绸二百匹,棉布五百匹,尽管大家都不太懂绸缎成色,可看花纹光泽估计是上好的货色。在周家的一个角落仓库,还发现了大批用用草袋子包裹着的瓷器,加起来也值个一两千两银子。

    据周秀才交代,由于开平中屯卫地区盛产上好瓷器,他平时还经营点瓷器买卖,每次囤积货物后,就发往江南,那里有的是人收购,每年做这个,也能挣不少银子。

    真是土豪啊!于望惊叹不已,区区一个乡下土财主,居然就有这么多家产?打土豪来钱这么轻易,回报这么优厚,真是让人蠢蠢欲动啊!

    刘捕快在边支着耳朵仔细听,在那里也是倒抽凉气,心里骂道:“我刘老虎在乐亭一年辛苦,也不过是捞个一二百俩银子!现在看来我每年的那点进项,给周秀才,不,周老虎塞牙缝都不够哇!”

    一切都尘埃落定,眼下就是分赃的时候了。于望请教刘捕快如何处理财货?刘捕快倒是当仁不让,沉吟着向于望分析。

    如此大案,这县衙里上上下下都要分润拿好处,那是肯定的!官场历来如此,哪怕是刘捕快这个县衙的老人,也不能吃独食!不然这个案子就会到处有人刁难,不能快速定性,不能快刀斩乱麻就会横生枝节。如此,在这里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份额,由刘捕快打理,其中县尊老太爷是大头,剩余的人马,谁多谁少,刘捕快心里有数。

    其实按照官场潜规则,凡是办案得到的好处,历来要拿出五成的好处来各处丰润,刘捕快认为这次谁也不会知道周家有如此偌大家产,再说乐亭县衙那些土包子,拿出一千多俩银子,已经够他们惊喜的啦。

    至于刘捕快自己,也是拿了一千多俩,他的三个手下每人拿二百俩,剩下的大头全部归自己。于望劝他多分点,他却是坚持婉拒,说自己本来是想一分都不拿,但是贼都不空走一趟,何况公差?自己不能坏了规矩,于望现在家大业大,银粮吃紧,本就该得大头。
第四十一章 善后(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