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父亲(2/2)
作者:和灰比白
    杨启把玩着束在腰上的玉带,嗯了一声,身子却不动。那公公听到答复便想进屋,谁成想杨大人应了声却没动作,要不是院里没人公公都以为是别人说的话。

    公公斗胆微微抬头瞄了一眼杨大人,咬了咬牙说道:“兵部传来急报,除了镇北王和蜀王,其余八王都已发诏,要以陛下病危之名,发兵皇京,护陛下左右。”

    “嗯。”

    公公一惊,见杨大人没什么表情,以为他不懂,又加了句:“那八王要叛乱啊,杨大人。”说完又微微抬头,见杨大人正看着自己,身子一颤说了声奴婢告退便快步走了,还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又不免对杨大人这处变不惊的功夫感到敬佩,心想不愧是陛下身边的人。

    那杨大人又等了片刻见没人再来,嘴里嘀咕了一句:“真麻烦,关我屁事啊。”

    转身进了屋,看见赵今生躺在床上笑眯眯地看着他,眉头一皱,“你说你装啥病,除了公孙礼那老头和蜀王,其他八个异性王要发兵皇京了,你看着办。”

    “帮我搞定呗,嘿嘿。”这笑得猥琐。

    “滚。”这答得果断。

    “我妹妹这两天就要回来了,这丫头说杨大人许久不见甚是挂念,这次是定要见见的。嘿嘿。”这笑得残忍。

    “御林军有多少人,给我用用。”

    “御林军一共八万,可以给你五万人。但你想好,那八个王的军队加起来得有四十万,御林军可不够看的,而且御林军厉不厉害你也是明白的。”

    “再说。”杨启答得洒脱,说完便出了屋。

    “我哪是在装病,我是真不行了。”赵今生嘀咕的声音落下,屋中终归寂静。

    第二日,一份简短的诏书从皇帝寝宫发出:

    朕即位二十有二年矣,海内不得河清,天下不得太平。民无所安,万邦有异。吏治不得清明,君臣不得善睦。皇太子赵启年,人品谦和,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大位于幼子赵启年。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念太子年幼,而今不过一十,封翰林学士杨启为摄政王,暂领国政,众臣不得有违。

    …………………………………………………………………………

    孩子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当楚袖踏进院门的时候,杨小央才发觉他和小荼竟已玩闹了一上午了。

    想到母亲让自己教小荼识字这事儿还没开始,便想着亡羊补牢,但是看着小荼蹲在地上和蚂蚁说话的傻样,就觉着这亡羊亡的怕不是自己。

    待楚袖进了屋,杨小央偷偷拉了拉小荼,悄悄说道:“小兔啊,等会儿娘问你我有没有教你识字,你就说教了。”

    小荼不懂其中缘由,傻傻的点头。屋中传来楚袖的呼唤,杨小央来不及交代更多,只能期盼小荼能和蚂蚁多学些本事。

    屋子里楚袖正在厨房处理食材,杨小央心虚,主动问道:“娘,今天辣酱卖的怎么样?”

    “今天一份没卖,只是把昨天做的分给过路的人尝尝,约好明日给提些意见。”楚袖清洗好了小陶罐,放在一边晾干,“今天教小荼识了什么字啊。”

    杨小央心道该来的还是要来,拉了拉小荼,只好祈祷小荼在她吃喝玩乐之余能有些见识,但杨小央知道那之余多半是没有的。

    小荼咬着食指,指着厨房灶上摆着的几个油纸包,伸出还沾着口水的食指,“李记包子铺,月山钵钵鸡,宋氏糕点,蜀山饼铺。”

    杨小央一愣,第一次觉的沾了口水的东西也能那么可爱,又觉着有些惊喜,小姑娘这记忆力是真不错啊,虽然记的东西可能有些另类便是了。

    偷偷看了眼楚袖,见母亲有些愣神,想到自己拙劣的把戏定是瞒不过的,没由来的感到心凉。

    突然又有些明白在为什么母亲告诉自己父亲是谁后会难过,非是因为被隐瞒了多年,而是自己最喜欢的母亲骗了自己那么久。闭上眼深吸了口气,看了眼母亲,辛酸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但欺骗以后再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