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 一门三进士(2/2)
作者:放羊小星星

    章文谷确实是当时的名流,但章频闻名天下,倒不是完成因为父亲。

    他本人的才学并不差,咸平三年(1000),章频和弟弟章頔同时参加贡举,两人全都过了省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兄弟二人多半可以同时及第。

    然而,那一榜中,宋真宗恰好下旨兄弟不可同时及第,于是,身为哥哥的章频便主动放弃了殿试资格。

    弟弟章頔不负所望,一举中第。

    六年后,景德二年(1005),章频再次参加贡举,一举中第。

    一门父子三进士,浦城章氏顿时名传天下,章文谷父子三人,对于浦城章氏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不论是在朝野,还是在章氏内部,章频的地位都远在章得象之上。

    章得象能够于咸平五年(1002)进士及第,也离不开章频兄弟俩的言传身教。

    不过,章频的政见却和章得象截然不同。

    章得象虽然是南人,但他政治倾向却更偏向于北方集团。

    反观章频,他和丁谓的关系更亲密,明显是南方集团的中坚力量。

    同族同支的叔侄二人,血缘上很亲近,政治派系为何却截然相反?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世家大族最喜欢做的便是两边下注。

    以章频为代表的章氏族人,亲善的是以丁谓为首的南方集团。

    而章得象偏向北方集团,完全是阴差阳错,谁让章得象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表哥杨亿呢。

    借着杨亿的机会,转投北方集团,不仅不会突兀,反而更合乎情理。

    然而,众所周知,骑墙派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历史上的今天,丁谓早已被罢了相位,作为丁谓一系的中坚人物,历史上的章频也被贬为饶州酒税的监官。

    不仅如此,随着丁谓的倒台,章频这一些的章氏族人,也搬离了浦城,远迁到了苏州。

    树倒猢狲散,丁谓的倒台,也让浦城章氏选择壮士断腕。

    章频一系的族人主动与家族切割,选择前往外州开枝散叶。

    直到章频之孙章楶入仕后,章频这一支才开始重新起复。

    彼时,已是哲宗元右年间(1086-1094),六十年,三代人的努力,才摆脱了站错队的影响。

    遗祸三代,可见,斗争失败的下场有多惨烈。

    “章频?”

    “可是兄友弟恭章频?”

    关于章频的故事,李杰自然是了然于胸的,这显然是明知故问。

    “正是此人。”

    “善。”

    李杰点了点头:“章氏父子,一门三进士,着实一时佳话,兄谦弟让,更是为这段佳话增色几分。”

    “此人现为何职?”

    “上一任差遣是知宣州,现今,章频恰好在京中待阙。”

    “加其为龙图阁待制,诏其考覆殿试。”

    龙图阁待制,只是荣誉性头衔,既无职掌,亦无吏守,其地位大概在知制诰之下。

    其职责,大抵是皇室顾问。

    李杰升章频的官,也不是随便升的,而是做给北方集团看的。

    他倒要看看,北方士人会怎么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