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道之上,有人堵路(2/2)
作者:戴夫子
    而且四十来年戎马生涯,朝夕相处,如今手握大权的身边将领,起先可能只是伍长之流,对于完颜宗翰,绝大多数人绝对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本次方莫言和韩企先跟随着完颜宗翰从上都来到齐州。此时,韩企先留守齐州,方莫言在队首前方领军前行,随同完颜宗翰一同前往姚家镇。

    此时,方莫言身披鲜亮重甲,骑着一头高头骏马,男人嘴角噙着笑意,举目远眺,可谓踌躇满志。

    三年前,在当今皇帝陛下面前,方莫言被一个老儒生一招击败,让他这几年几乎都抬不起头,引以为平生第一大耻。

    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三年来,他无不时时刻刻想到与老儒生对敌的场景,竟然让他捕捉到了老儒生的气机流转之脉络,让他顺利突破至第七境。虽然境界还不稳固,但已可笑傲于九大将侯了。

    方莫言身边,有两位练气士跟随左右,两位皆来自大金王朝新设立的一个隐秘机构都藩司。

    其中一人,身穿一袭灰布长袍,长了一张俊美的脸,对谁都笑眯眯的,腰间挎长短两把剑,剑鞘一紫一青。灰袍长褂的年轻男子双手拢袖,神色懒散。

    另外一人, 魁梧壮汉,身高八尺,胯下坐骑比重骑军的战马还要大上许多。魁梧汉子卡在第五境巅峰已经有五六年了,始终破不开第六境界的门槛,因此加入了都藩司希望用功勋值从大金王朝换些有助于破镜之天财地宝。

    这两人均是昨天夜里才刚刚从上都赶过来,是完颜宗翰向皇帝陛下临时借用,以防万一。

    想起那个皇帝陛下和宗帅的关系,方莫言有些恼火。皇帝陛下是在宗帅等人帮助下,虎口拔牙才得以登基的。

    可登基之后,皇帝陛下就以相位易兵权,免去宗帅的都元帅职,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明升实降。

    因为军权被免,按照大金王朝惯例,同姓王、六宗帅非战时可动用兵马仅为八百重骑。

    要不然以宗翰元帅性格,那不得动用一万精兵,直接踏平小小的姚家镇。

    从齐州城到姚家镇的道路之上,因为天空下雨,加之大军徐徐行进,所以完全没有骑军驰骋、尘土飞扬的壮阔景象。

    一路行来,方莫言觉得有些奇怪,派出二十个斥候,路上却一个都没有遇到。

    突然,方莫言眯起眼。

    大军之前。

    站立数百人,为首三人,气度不凡。

    中间一人,名叫李子健,原太原城副将。当时完颜宗瀚率军攻破太原城,李子健并未选择死战不退,与城共存亡,而是在城门被破之时,就毅然决然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左边一位,名叫墨尚同,是齐鲁大地游侠第一,经常手持三尺青峰,在齐鲁大地救死扶伤,行侠仗义。

    右边一人,名叫越千山,是河北苍岩山的修道之人,第五境金丹巅峰修为。

    此时此地,不为其他,只为刺杀完颜宗瀚,如有可能,连同斩杀一位大金王朝的将侯!

    一旦成功,哪怕牺牲,仍然可以延缓大金王朝大军抵达姚家镇,等大金王朝回过味来,届时宝物已出,大嵩王朝已夺宝南回。而且一旦成功,能够极大鼓舞人心,让被大金王朝铁骑碾压而过,如今依然统治十二年之久的这方热土,无数义士能奋然挺身,让大金王朝这帮畜生疲于应付,片刻不得安宁,甚至能够激发起大嵩王朝主战派们奋力向前。

    城破之际,我虽离开,但我早已经决意与大嵩王朝共存亡,此刻此景正是随了自己心愿。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总要做点什么?我曾仗剑走天涯,也曾看尽世间繁华,若问侠之大者?此生愿为苍生。

    破境无望,寿命将尽,在山上畏缩快百年,死前总该做一次壮举了。

    在场三人,各有心思。

    主事之人,正是李子健,这些年随着完颜宗瀚而流浪,完颜宗瀚到那里,他就会跟到那里,而这一跟,就是十多年。

    不是我愿意跟着流浪,只是我一直在找机会取下畜生的头颅,然后挂在城门口,对着世人说一句“看这狗头,屠我大嵩百姓,必然有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