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纪灵刺鲁肃(2/2)
作者:冬天里的瓜

    公孙康道:“此次本候率十万之众,围攻渔阳弹丸之地。如今渔阳城破在即,本侯爱惜刺史之良才,不忍相害。若肯归附,必予重用!”

    鲁肃闻言,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假装犹豫不决地说道:“多谢辽东侯抬爱,本将身负唐王知遇之恩,不忍相弃也。”

    公孙康一听觉得有戏,因为鲁肃并没有说什么“只有战死鲁肃,没有投降的子敬”之类的话,而是说因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王嵩。

    在公孙康听来,所谓的“知遇之恩,不忍相弃”,不过是死要面子的借口而已。

    于是公孙康心中暗喜,看了一眼柳毅,柳毅会意,对鲁肃喊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将军又何必门固执?王嵩对将军有知遇之恩,我家主公亦知将军大才,将军又何分彼此?”

    鲁肃沉默片刻,才又开口回话道:“唐王识我在先,倚我为臂膀,以一州之地相托,我不可轻易相背。而与辽东公孙侯爷,只能是相见恨晚矣。今日言尽于此,请侯爷莫怪。”

    说罢,鲁肃朝公孙康施了一礼,转身离去,消失在城头之上。

    这是神马情况?公孙康与柳毅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过了半晌,柳毅才自动脑补道:“必是鲁子敬心中有所顾忌!”

    公孙康“恍然大悟”道:“正是,正是!这么大的事情,鲁子敬必是不敢一言而决。又或者是,其手下大将中有死忠于王嵩之人,鲁子敬在未准备好之前,不敢贸然答应前来投效,恐生内乱。”

    阳仪则分析道:“鲁子敬本是一介文人儒士出身,儒士嘛,都是死要面子。这背主之事,自然不能一次劝降就马上答应,须得三请四请,最后才假装被主公诚心感动,才感恩涕零前来相投。”

    公孙康犹豫一下,问二人道:“那要不暂缓攻城?”

    阳仪道:“依我看,直接攻城,先抓了鲁子敬再说!”

    公孙康犹豫了一下,又问柳毅道:“柳将军如何看?”

    柳毅则对公孙康道:“主公是想要渔阳城,还是想要整个幽州?又或者,主公是想要一个被打得稀烂的幽州,还是接受完好无损的幽州?主公是想要鲁子敬一人屈服,还是要整个幽州的文武官员及精兵强将尽皆诚心来投?”

    公孙康哈哈大笑道:“柳将军之言,正合我意!那就暂缓攻城,派出使者进城拜会鲁子敬,多带些礼物过去!”

    阳仪和柳毅齐声称颂道:“主公英明!”

    ……

    再说鲁肃与公孙康对话完毕,才走下城头,立即就被纪灵给拦着了。

    纪灵手举三尖两刃刀,怒目圆瞪,厉声喝道:“鲁子敬!听说你欲苟且偷生,投靠贼人?”

    这声音之大,宛如平地一声炸雷,鲁肃被吓得后退一步,不假思索地也拔剑在手,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纪灵见鲁肃拔剑,更认定了鲁肃想要投降的判断,手中三尖两刃刀一抖,朝鲁肃当胸便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