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用兵如做诗,做诗如用兵(2/2)
作者:冬天里的瓜
    “好哦,总算可以安心了……”车队里传来一阵陈欢呼声。

    王嵩也下令给典韦,让300骑亲卫就地扎营,守在田丰家人的营帐之外。

    扎营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王嵩和田丰两人信步走到路边,王嵩脱下披风,铺在地上。让亲兵摆了些酒食,两人席地而坐,喝点酒暖暖身子。

    “先生以为,当今天下形势如何?“王嵩喝了口酒,随口问道。

    “天下乱局,由黄巾起义始,却不会因剿灭黄巾止!这大汉,恐怕要彻底变天了。“田丰喝了口酒,长叹一声道。

    这田丰,还真是如历史记载一样,真的是出了名的刚直,连“变天”这和话都敢张口便说,难怪在大汉朝堂混不下去了。

    王嵩笑了笑给田丰将酒添满,接着道:“先生说得没错,黄巾之乱,已让大汉朝伤筋动骨;行州牧制,又使朝廷大权旁落,地方豪强坐大,朝廷对地方失去控制;如此一来,必然导致诸侯雄起,互相攻伐,大乱不远矣!而陛下尚不自知,宠信阉贼,耽于玩乐。”

    田丰长叹一声,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满怀愤懑地说道:“将军所言,正是丰之所忧也,故此冒死上奏,却为陛下所恶。可叹可惜啊,奈何奈何?”

    田丰的语气中,充满了悲伤和愤懑。

    王嵩点了点头,端起酒杯跟田丰碰了一下,一口喝净,也愤然道:

    “嵩亦听说陛下荒唐之事:裸游馆,开裆裤,半月之间,宠幸宫女120多人。如此下去,天下岂能不乱?嵩曾经经过函谷关,偶得一首小诗,今日便会给先生听听。”

    说罢,王嵩站起身来,大声吟唱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阿房(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田丰一听,大惊道:“好诗,好诗!只是,这是什么诗体?是将军自创的么?”

    王嵩摸了摸鼻子,装逼道:“我也不知是什么诗体,纯属有感而发罢了。诗歌一途,和用兵一样: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法之妙,存乎一心。写诗也一样,只要随感而发,便是绝唱,何必拘泥于诗体?”

    田丰大声嗟叹道:“天纵英才啊,天纵英才!多少人读了一辈子书,穷经皓首,都弄不明白的道理,竟然被你一位少年一语道破!

    “用兵如做诗,做诗如用兵”,这世间的至理,真说起来,竟是如此的浅显易懂!”

    王嵩道:“诗词小道尔,我只是想到战乱一起,百姓又得流离失所,故而心中悲伤,有感而发。”

    “将军善待百姓之名,天下皆知啊,连贼首张角,亦临死遗粮一担,以示对将军的敬佩。“民为水,官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论,老夫亦是深以为然啊。”田丰也感叹道。

    看来聊得差不多了,前戏做够了,该直奔主题了。

    王嵩谈谈一笑说道:“真希望这乱世早点结束啊。我欲救民于水火,然势单力孤,求田公助我。”

    王嵩说罢,对着田丰深施一礼。

    田丰坐着没有动,隔了半晌,才问道:“敢问将军之志?”

    “若天下安定,我当效仿卫霍,征战边塞,为我大汉民族之籓篱。若天下大乱,我愿解民倒悬,扫灭群雄,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田丰闻言,放下酒杯站起来,理了理有些凌乱的衣服,又正了正头上的帽子,然后恭敬地跪在地下,给王嵩嗑了个头,大声说道:

    “田丰拜见主公!从此往后,唯主公马首是瞻,与主公一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王嵩连忙上前扶起,大喜道:

    “我得田公,犹如高祖之得张良也!小子年幼,愿以师礼待先生,请先生时时鞭策,多多教诲!”

    说罢,也给田丰行了一个弟子礼。

    田丰扶起王嵩,心中很是感动。

    重新坐下之后,田丰又对王嵩道:“吾有好友沮授,乃世之美玉良才也,愿为将军请之。”

    王嵩大喜,买一送一,捆绑销售啊。

    “沮公之名,我亦早有耳闻,多谢田公推荐良才!我当一并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