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 百姓之愿(2/2)
作者:忘机奶奶

    宋凛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萧立托着下巴,也陷入思考,虽然不清楚衍宿宫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但萧立不难料到,继皇帝驾崩,他们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眼下民怨四起,不只被抽集到军营训练的民丁,连城中的百姓也都围堵在紫禁城外抗议,誓要得个说法,就他亲耳所闻,百姓们对宋澄怨愤颇深,似乎不将他交由叛军处置或者碎尸万段绝不罢休。

    “三爷,若程贼此时来攻,您可有应敌良策?”

    他不问皇帝驾崩之后朝政如何安排,又宋澄如何化解此次危难,只关心宋凛能不能成功击退叛军,然后顺利登基称帝。

    自从得知宋澄并非宋祯的亲生骨肉,萧立心中的皇帝,便只有宋凛一人,即便他无心权势,为了不伤袁梦的心,甘愿退出归隐山林,他也必要尽己所能,全力将他扶上帝位。

    宋凛默不作声,垂下视线正对萧立,李硕揉揉鼻子,也将他望着,等待下文。

    感受到两个人同时投来的目光,萧立赧颜一笑,“无机不才,前来衍宿的路上,仔细地分析过我们当前的形势,然后得出了一道还算可行的作战计划,只是……”

    “但讲无妨。”

    “那三爷,请您俯耳过来……”

    ……

    ……

    四平二十八年三月十五,夜入戌时,王衡脱去官袍,双手托着自己的乌纱一步一跪地来到紫禁城外,宋澄身着孝服紧随其后。

    大雨还在哗哗直下,他们二人皆无雨具遮挡,如鸡落汤,分外狼狈。

    百姓们围堵在城外丝毫没有要散去之意,口中“交出宋澄”几字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但毕竟喊闹了好几个时辰,嗓音渐渐嘶哑,身体也疲惫不堪,只想躺着或者坐下。

    王衡宋澄之后,还有一批百十人的队伍,或提食盒、或抬锅碗、又或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跟了出来。

    见到宋澄,原本已经疲累摇摇,四肢乏力想要直接坐在雨地里休息的百姓瞬间打起精神,女人们举起菜刀锅铲,男人们亮出镰刀锄头,还有小孩嘤嘤哭着晃动软弱无力的拳头,一边向宫里出来的一老一壮靠近,一边扯着嗓子嘶吼。

    宫门守卫见人群又开始狂乱暴动,便挥舞起大刀长矛挡道宋澄王衡跟前,扬言再若靠近一分,便莫怪他们刀剑无眼。

    王衡跪得膝盖破了皮烂了肉,殷红的血色渗出单薄的里衣分外醒目,宋澄再如何强装淡定,托扶王衡的胳膊也免不了颤颤发抖。

    他们身后的宫人太监们也越走越慢,不待王衡吩咐,便自己停了下来,远远地观望形势。

    “各位父老乡亲……”王衡止住脚,额手贴地拜一回:“可能听我糟老头子说几句……”

    眼拙寡闻的妇女不识王衡身份,有时常在各街各巷东窜西走忙碌的男人认出唤一声“右相大人”,然后继续举着手中的武器和同伴一起“战斗”。

    士兵们战场杀的,是肉眼可辨刀枪可砍的敌人,而他们,则是在同压榨剥削着大众百姓、不顾他们死活的披着人皮的魔鬼抗争,鬼见不了光,无神无形,却能蛊惑人心。

    “谁要听你讲!我们只要天下太平!”

    “绑了宋澄献过去!程将军必会善待我等良民百姓!”

    “绑宋澄!献将军!”

    “绑宋澄!献将军……”

    一声一声,吼得声嘶力竭,王衡累弱嘶哑带着哭腔的声音尽数淹没其中,宋澄不禁心声退意,轻轻扯着王衡的胳膊央求:“冰翁,这群刁民已经完全失去理智,根本听不进任何解释的话,我们赶快回宫罢!他们要是冲过来,明易就活不成了!”

    王衡满含忧伤的望宋澄一眼,握握他的手,坚定不移再次开口:“各位父老乡亲,老夫知道,各位心中满含怒气,难以疏泄,更有对战乱兵变的无限恐惧,皇上又在此时薨然辞世,家国无主,黎民无可依附,只能扛起手边的工具自谋生路……

    然程振叛变,本乃天子之失、朝臣之过、社稷之危,却让无辜的百姓——千千万万条鲜活的人命来赎罪,何其可笑,何其不公!

    大家确实应该愤怒!该仇恨,该为了自己拼死搏斗!

    可大家是否想过,将大皇子交到叛贼手中,天下果真就能恢复太平?诸位又果真就能不受纷扰,乐业安居?

    程振原本只是一员小将,当年皇上击退襄乙登基之后,才被破格提升为的开国将军,可他不知足感恩,尽忠职守,竟妄想将皇上取而代之,如此狼子野心,当他真的做了四平的主人,天下的王者,还能够期望他有所收敛压制?他若为帝,必定东征西讨,战事不断。

    有战争,就有伤亡,有伤亡,就必须补给,补给的钱粮、兵力,从何处来?自然还是从大家身上搜刮压榨……

    如此反复,无休无止,又何来太平?何来安逸?

    大家果真想要拥立这样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残忍暴戾之徒为帝来迫害自己?!”

    王衡慷慨陈词,雨水唾沫在他的唇边飞溅,他痛心疾首地将已经停了呼吼、慢慢放下手中的武器拳头、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男男女女望着。

    他知道他们真正忧心害怕的是什么,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寝不安枕;

    是活了今天看不到明天、没着没落、乱世流离;

    皇帝死不死不重要,皇帝谁来当,亦不重要。

    只要让他们有房安身,有钱立命,闲着无聊还可以生孩子逗趣,便是治国有方、内政修明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