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2/2)
作者:花朝十四
    “说来听听。”齐秉煜听着他们在殿下议论纷纷的争吵,心中也烦躁不堪,听闻梁风眠事出有因,便想听听他是有何考虑。

    梁风眠抬头看了一眼皇上,拱手拘礼说道:“陆丞相先前说道,仓州失守,巣州沦陷,无数难民涌入中原,直奔上京而来,沿途定会传言天朝国力衰微,也有难民早已经投奔大凉。仓州失守,于军队而言是最大的打击,那里有着整个国家最强劲的防御守卫。”

    梁风眠转过身面对着在场的文武百官:“不错,刚如陆丞相若说,我与少将军梁寂一同上阵杀敌,效果事半功倍,定然能击退大凉敌军。可是这场战役并不只单单打个胜仗就可以的。天朝百年基业,第一次被区区小国逼到如此境地,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倘若皇室中能有人替皇上御驾亲征,此行便能收复失地,更能替朝廷收复民心。”

    陆高鸿仔细想想,梁风眠说的并不全无道理,可是,替皇上御驾亲征收复民心的,难道不应该是太子齐景炀吗,何故推举靖王齐景钦呢?

    然,梁风眠给出的解释便是:“太子身为储君,乃国家及天下苍生之后,巣州之战迫在眉睫,大敌当前,绝不可拿储君冒险。”

    太子齐景炀站在百官之首,心中不住的发怵。要知道,他只爱吃喝玩乐,哪里懂得行军打仗,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伤着也罢,就怕是大凉有人听说元帅是天朝储君会迫切的要了他的性命,这种事他躲都躲不及,听梁风眠这般一说心中便是舒了一口气。

    陆高鸿听着梁风眠的解释,没有再继续为难下去,他紧皱着眉头表情凝重,行军打仗他不在行,可他放心梁风眠,他们俩都是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官员。但是隐约中还是觉得有一丝不对劲…

    “景钦,你怎么看?”齐秉煜沉思了一会儿,看着站在一旁同样神色凝重的齐景钦,问道。

    “儿臣愿为朝廷效力,听从父皇安排!”齐景钦拱手说道,声音震慑整个金銮殿。

    “好!”齐秉煜面容舒缓,拍案起身,“传朕旨意!”

    “臣等,领旨!”金銮殿所有朝臣皆拱手跪下行礼。

    “特封靖王齐景钦为平西大元帅、建威大将军梁风眠为副帅、镇东将军华江浩为御赐先锋,威武将军贺争留随行出战!少将军梁寂留守上京,及时与前线战场取得联系补给支援,保卫上京城防!三日后由平西大元帅统帅十万大军支援巣州!务必将仓州边境等失地收复!朕将会在明台之上亲自送你们出征!”齐秉煜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提及将军各个满腔热血,目光如炬,仿佛立即就要上阵杀敌一般:“臣!接旨!吾皇万岁万万岁!”

    ◎

    “率军出征?!”梁焕卿听月白说起时,整个人都快从椅子上掉了下去。

    “王妃小心!”月白连忙上前扶住她。

    梁焕卿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犹如被一道天雷击中一般,脑中一片空白。

    她出身武将之家,自幼爹爹在仓州边境做都尉时,幼小的她被娘亲抱在怀里送爹爹出征,那时候她不懂说话,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拼命的往前抓,想抓住爹爹威武的披风,可爹爹头也不回的走了。

    娘亲去世那天,爹爹仍然在战场上杀敌,当时梁伯前去军营找将军,说明了情况的紧急,将军连发几道密令要爹爹不要恋战速速回营来见娘亲最后一面,可是等到爹爹回来时,他满身是血,风尘仆仆的赶回来,娘亲却早已经没了呼吸。

    梁焕卿自幼生长在刀剑无眼的环境里,更是明白战争的残酷,它让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来到上京之后,梁风眠把对杨素影全部的愧疚转移到了他们的女儿梁焕卿身上,他将梁焕卿保护的密不透风,不许他受到任何伤害,也不允许她进军营里来。

    可是儿时的记忆永远新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