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剥削太狠(2/2)
作者:云中怪客
    朱由检进入贤者时间中,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

    偷得浮生半日闲,也仅仅只能偷得半日而已,皇太极一日不死,后金一日不灭,朱由检都不能真正放松下来。

    汤山温泉其实是昌平的一处皇庄,占地十万亩,雇佣了两千多佃农耕种,换而言之,此处皇庄便养活了两千多个家庭。

    提到皇庄,就不能提到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明朝自中叶后,土地越来越高度集中,明朝皇帝并没有意识到土地兼并对国家的危害,带头掠夺地产,大量设置皇庄。

    皇庄始于永乐时期,此后日益增多,明朝皇庄之多,仅次于清朝的铁杆庄稼,是为历代汉族王朝之冠。

    明初一开始并没有皇庄,明中叶以后皇庄的出现,说明了国家经济形势已经潜伏着某种危机。

    皇室也随着宫廷日益庞大的支出而感到难以为继,于是建立皇庄,收取租税,剥削民力,这既反映出封建皇室的贪婪本性,又透视出封建统治集团争夺地租分割的激烈斗争。

    从皇庄的不断扩充还可以看出,明代皇庄的实质就是利用皇权占夺土地,蚕食国家的税粮。

    土地本为衣食之源,土地分配不均,是造成封建社会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皇庄创立之初,多利用空闲之地,招民耕种,而后多数系占夺民业,遂成民害。

    如此,则皇庄越建越多,交纳税粮的民田必然越来越少,国家的税粮收入亦一年不如一年,王朝根基为之动摇,统治基础也就越来越危险了。

    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从皇帝到皇室藩王,勋戚贵族,官僚士大夫,这些食肉者们不断蚕食平民的生存之基——土地,而他们又是根本不用缴税的,只享受权利不用尽义务,这样的王朝不灭亡才怪呢。

    然而虽然明朝灭亡乃历史的必然,可它千不该万不该落入满清之手,满清比起大明来,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朱由检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此时已是秋冬之际,冬小麦早在九、十月份就已经种上了,远远望去,随风摇曳的青色麦浪一望无际,煞是好看。

    汤山皇庄的管庄太监是从二十四衙门退下来的老太监王德高,自从他退下来后还是头一次有皇帝前来巡视,是以表现得分外殷勤。

    “王德高,皇庄佃农交多少成的租子,他们的日子过得下去吗?”朱由检问道。

    王德高谄媚的道:“回陛下,皇庄大都是上好的水浇地,泥腿子们能耕种到皇庄土地算是烧高香了,所以皇庄收六成的租子,泥腿子们也能活的很好,日日夜夜都烧香供奉陛下,祈愿陛下万寿无疆呢。”

    “六成租子?”朱由检眉头不由蹙了起来,问道:“这六成地租是汤山皇庄独有还是所有皇庄都如此?”

    朱由检知道,明朝地主与佃农的分成比例一般为五成,这已经是历朝历代中剥削比较严重的情况了,可这皇庄却收了六成地租,佃农们还能活下去吗?

    王德高道:“别处小的不知道,小的只知道顺天府皇庄的地租都是六成比例,没有例外。”

    听到这个回答,朱由检的心情陡然变得沉重起来,明朝统治者对平民百姓剥削到如此残酷的地步,他不亡谁亡?

    皇帝带头收佃农六成地租,藩王勋戚、官僚士大夫们肯定是有样学样,六成地租是少不了的,甚至收七成都有可能!

    怪不得明末农民起义一点星火就成燎原之势,实在是统治阶层太无良,对老百姓盘削太狠了。

    须知道,这里还是顺天府的京畿之地呢,京畿之地都如此盘剥百姓,边远地区岂不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