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世界(2/2)
作者:雨中雨夹雪

    山林到处是野猪留下的痕迹,隔三差五的大树,被野猪连根拱起,到处是黑色的泥土,这些泥土是被野猪从野草的下方弄起。

    郭去对比深感抱歉,作为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他对环境的爱护,可谓是煞费苦心,然而,他自己的布局,却破坏了他的爱心。

    野猪是吃植物长大,它们平时为了寻找吃的,都会破坏山林。

    怎么办?

    国家都能弄计划生育,那他也能弄计划贩卖呀。

    营业正式开始,布局正式开始显威。

    野猪啊,这世界有多少人吃过野猪肉?少的可怜。

    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比家猪贵的多。

    二十一世纪初始,家猪到了十块钱一斤,当然这家猪肉,是养了一年的家猪的肉,那么野猪肉呢?

    野猪肉虽不可能翻一翻,但一半总能行吧。

    十五块钱一斤!

    这是在稍微大点的城市,比如市区的城市,然而县城呢?十一二罢了。

    不过无碍,因为量多。

    郭去觉得自己的布局还不够成熟,所以在赚够钱之后,他会更加深入保护森林。

    每个地方都有其固定的天灾,南方植被茂密,然而也有天灾。

    山体滑坡,泥石流,这类的天灾,简直就是骇人听闻!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是老百姓少了保护大自然的想法。

    有时候一个商人会面临抉择,赚钱和环境,必须二选其一,郭去自然也不例外。

    家人,家园,祖国。

    这是他的世界观,前后顺序代表了在他心中所占的比例,别怪他把祖国放在第三,因为家人才是他第一想到的人,然后是每天朝夕相处的环境,最后才是爱国。

    他从来都认为,他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因为他最爱的是家人,然后是家乡,最后才是祖国。

    ……

    野猪,三元乡如今有屠夫三人,然后郭去选择和他们合作,他们每个月可以找他买一头野猪,价格按十一块钱一斤,称重。

    一个月三头,野猪大多都是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如此一个月就有接近五千块钱的收入,这还只是这一个乡镇的。

    不过说起来,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他最多供一个县城里再加一个乡镇的野猪罢了。

    怎么会这样?

    因为不科学。

    科学是第一发展力,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事实。

    那么大个森林,竟然只能养两三百头野猪,这怎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嘛!然而这样的事情的确发生了。

    原因呢?

    郭去他没有承包山头,换句话说,这几片山还是属于老百姓的,他们总是在山林间走动。

    野猪因此而减小了活动范围,郭去因此而损失不少。

    怎么办?包山吧。

    然后安上铁网,封山育林。

    三元乡由此,提前进入了封山育林阶段。

    乡里自然是同意的,因为郭去的公司,带动了乡里的经历,至少三元乡的年收入,达到了县里的前三名!

    这是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