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瞎胡诌(1/1)
作者:青笠蓑衣
    正在心中吐槽时,跟着小厮,走到了一间屋顶烟囱冒着青烟的堂厦之中,只见堂内当堂中央放了一个大如人形的炼丹炉,旁边两个正在忙活的小厮,一个在往炉中添炭火,另一个在拿着扇子扇火,傅老道在旁边紫檀矮榻上打坐。

    闻听到小厮通报来客,傅老道缓缓睁开双目,就看见谢萱和谢青山走进来,因笑道:“谢老丈爷孙今日来此,可是又采到了什么好药材?”

    谢萱一进来,就被那个冒着烟的三足炼丹炉给吸引住了!正仔细观察着,就听傅老道问话。

    谢青山因知了谢老道的身份,再加上这一路上看傅家这番声势,心中有些怯意,就不能像在百草堂中一样平常待之,嗫嚅着不知该怎么回话。

    谢萱就笑着接道:“傅爷爷,无事不敢登三宝殿,当然是采到好东西了才敢来打搅您的清修!”说着,就从谢青山手中竹篮拿出那四支黄芝,递给旁边侍候的小厮,小厮接过去,递给了傅老道。

    傅老道接过,仔仔细细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遍,慢慢皱起了眉头,半晌才说道:“谢家小女童,这次莫不是看走眼了?这不就是桑黄吗?”

    谢萱却笑着说道:“傅爷爷,您再仔细看一看呀!”

    那傅老道经过前两次的相遇,知道谢萱不能与一般小童以盖之,只得低头仔细看了看,还是有些不明所以,最后它放在鼻子上闻了闻,才发现和桑黄的味道却有所差别,迟疑说道:“这不是桑黄,味道不像!难道是……”然后他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神色,看向谢萱,“难道这是传说中的黄芝!”

    谢萱笑了笑,回答道:“傅爷爷,您的眼光可真好!”

    正说话间,廊外傅君之的声音传来:“爷爷,我听说谢老伯和谢家妹妹来了?难道是又找到了什么好药材不成?”

    谢萱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头上绾着碧玉簪,身着湖色流云万福纹缂丝直裰、脚踏紵丝乌覆的小少年走了进来,真个是粉雕玉琢一般的小少年。

    谢萱毕竟不是小谢萱,看到这漂亮的小少年,怪阿姨之心不由得蠢蠢欲动。

    “谢家妹妹,你今日来难道又采到了什么好药材不成?”

    谢萱喜笑咪咪的打招呼:“是啊,傅家小哥哥!”

    傅老道笑着向傅君之招手道:“来来来,孙儿,看看谢家爷孙俩采到了什么好东西?能认得出来吗?”

    傅君之就上前接过爷爷手中的黄芝仔细瞧了瞧,没头绪,又思索了半天,有些迟疑的问道:“难道这是桑黄?前几日爷爷给我的《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桑黄长得就是如此模样,可是这桑黄也算不得珍贵啊……”说着,转头望向谢萱,谢萱只是笑眯眯的不言语。

    看着她,傅君之就觉得大概是自己说错了,又仔细将那黄芝翻来覆去的看。

    傅老道爷捏着胡须,微笑着望着孙儿。

    傅君之往鼻子上嗅了嗅,然后脸上露出一个微笑:“和桑黄长得几乎几乎一模一样的,不就是黄芝吗?难道这就是黄芝?”

    谢萱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个赞叹的笑,谢青山听傅君之说对了,也憨厚的笑着,兀自点头称是。

    傅老道捻着胡须哈哈大笑,说道:“果然不愧是我傅明德的孙儿,哪怕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根据只言片语也能推测出来,机智!”

    傅君之却被傅老道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爷爷,您太谬赞了,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推测而已!”

    傅老道看孙儿不好意思的模样,只是哈哈大笑。

    说了一会儿话,傅老道向谢青山谢萱两人说道:“这黄芝也只在古书中记载,见之者甚少,也不知药效如何?我就一百两一支向你买下,四支四百两,如何?”那四支黄芝中有一支是个小的,傅老道这是照顾他们的意思。

    谢萱笑着说:“实话不瞒您说,我们正缺银两买田,才来您这里卖这黄芝。前几日刘爷爷不是介绍给我们一个牙侩嘛,今日牙侩说临漳县李招宣调任京城去了,要把俺们岗上村附近的一个庄子给卖了,要价整整五百两,我们想把这个庄子给买下来,可是我们家算上前些日子卖药材得的银子,满打满算还缺整整二百六十两呢!而且我们还要搭棚子种冬季蔬菜,钱实在有些不够了,这才寻到你们这儿来。傅爷爷不要怪我们来打秋风就好!”谢萱实话相告,一点儿隐瞒都没有的说了。

    傅老道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谢萱虽然早慧,在人事上却还是稚嫩,人刚一问她就什么都说了,一点儿都不给自己遮掩。却不想,谢萱早知自家那点资产在他们傅家这里就是毛毛雨,人家也不稀罕她那点东西,干脆大大方方的说了,还显得磊落些。

    傅老道吩咐小厮去取银两来,因听谢萱说冬季种菜,问道:“冬季种菜?我只听说宫苑中冬季种到温泉地热旁边,借助地热种菜;另外就是搭建温室日日以炭火相供,所需耗费奢费?你们如何种的呀?”

    谢萱眼睛咕噜噜一转,笑着对傅老道说:“傅爷爷,如果我们冬天种出蔬菜来了,你们要不要尝一尝呀?”

    傅老道说:“能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自然会去你们家买!你且先告诉我,你准备种什么菜?”

    谢萱说:“先种些韭菜、蒜苗、豆苗这三样儿,如果种得好的话以后还会扩大规模,增加别的品种。”

    傅老道惊奇地看着这个小姑娘,因问道:“你这小姑娘,这些点子都是跟谁学的呀?”

    谢萱看了看傅老道屋内黄花梨书架上的各种道藏和书卷,又看了看傅君之好奇的眼神,漫天胡扯:“我跟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学的呀,曾经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化缘,经过我家门前,我就给了他几个糜子馍馍,他说和我有缘,就拍了拍我的脑袋,我就觉得脑子里好像有许多东西。然后他就唱着歌走啦,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

    傅老道挑了挑眉毛,半信半疑,不置可否,问:“你可还记得他唱什么歌?”

    谢萱想了想,就胡诌几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还有几句,我也记不得了!”

    傅老道听了暗自低头寻思,半晌方赞叹道:“如今才敢信天下有这等奇人异士!”

    傅君之也惊奇的看着谢萱。

    说了一会儿话,小厮取来银子,谢青山收了放入放入竹篮,盖上布帘,准备同谢萱一起回去。

    下了山,谢平田在山下等候,大家也不耽搁,坐了骡车一边向谢平田说来龙去脉,一边赶紧向临漳县城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