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彩云之滇(2/2)
作者:好梦永远不醒

    80年代,草海和外海的水质分别为五类和四类。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滇池的水质进一步恶化,水质超过了五类。

    短短三十年间,滇池的水质下降了三个等级。

    也许,这样的水质分类方式大家理解起来并不直观,所以,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三十年来滇池水质的变化。

    50年代时,草海水体的透明度可达2米,外海为1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清澈见底。

    到了80年代,草海水体的透明度只有0.40~0.60米,外海为0.65~0.75米。

    90年代最差,草海的透明度只有0.25米,外海的透明度只有0.41米。

    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造成浮游生物的骤然大量增殖,严重破坏了滇池水域的生态平衡。

    绿藻暴发最严重的时候,连鱼都活不出来,只能在犹如绿漆一样的臭水中挣扎,然后绝望地死去。

    想与天争命的鱼儿,挣扎起伏之间,只能看得到半条身影,以此可见,滇池的水质究竟差到了何种地步。

    2006年,曾有一位国内知名水环境治污专家说过:“如果还有劣六类、劣七类标准的话,滇池就是”。

    当地政府为了治理滇池的水污染问题,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持续投入,花费数百亿,但收效甚微。

    截止目前,也只是将流入滇池的河流水体水质保持在三类左右而已。

    为了解决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一些专家甚至提出了用另外一种侵略性物种——水葫芦,来吸收滇池水体中的养分,以扭转持续恶化的水质。

    但通过这些年的实验,面对庞大的污染源和几乎完全失去了自我净化能力的滇池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滇池的平均水深仅有五米,最深处仅有八米,草海的深度只有一米。

    由于水域宽,水位浅,加上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阳光的能量几乎被水体表面所吸收,造成水体表面温度升高,水分大量蒸发。

    而其上流的补充水源,很明显无法达到水体自然补泄的平衡。

    所以,滇池的水域面积一减再减,现在的水域面积还不到三百平方公里,与唐宋时期相比缩小近三成。

    为了达到水体自然补泄、让其恢复自我净化的目的,只有增加水体深度,增强水体透明度。

    同样的一杯水,倒在碗里和盘子里,其蒸发速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水的蒸发速度是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来决定。

    滇池的水量是一定的,为了减少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滇池水的深度。

    而增强水体透明度的目的是让阳光的能量覆盖的范围更深。

    同样的热量,只加热水的表面和加热一米多的水体,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温度越低,水分蒸发的速度就越慢。

    但是,面对滇池这样一个庞大的水体,想要在短期内增加其透明度,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减少滇池水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是唯一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