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席卷之势(2/2)
作者:舞迪
    这个人物很矛盾,一方面呢帮助鬼子,当鬼子的翻译,成为鬼子的走狗,让人不齿。

    另一方面,却又每每在关键时刻,帮助叶问,帮助国人。

    这两者很矛盾——一直到最后,导演才给大家揭秘,原来他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他有年迈体弱的双亲,残疾的家人,还有一个妹妹……他要生活!他要吃饭,,他得背负整个家庭的责任!

    所以他才当翻译,因为有白米吃!

    哪怕他心里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在戏里,李钊说:“我只是翻译,我不是走狗,我是一个中国人!”这句话我现在还记得,然而,汉奸就是汉奸,无论出发点是什么。

    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

    很残酷,却震撼,却真实!”

    ……

    “打斗戏精彩!拳拳到肉,完全不同与以前的武打风格,我猜叶问之后,会有许多动作指导去模仿戏里的打斗戏,太棒了,刺激真实,似乎梦回八十年代看港台武侠片的心情!

    据说,王铮导演为了拍好打戏,曾走遍全国,寻找武林学习各路拳法,虽然不知道这个消息准确不准确,但看到叶问的成片之后——至少,王铮在这一块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新意!很真诚!”

    ……

    “一场酣畅淋漓的功夫盛宴!喜欢功夫片的绝对不能错过!”

    “一股清流,在当下cg特效技术横行的今天,竟然有人敢拍这样一部全无特效,全程实拍的电影,讲真,有点头铁,逆势而行当然勇气可嘉,如果票房扑街,我相信,王铮一定会被媒体骂道掉落神坛——还好,票房大爆炸,推荐,文戏打戏都很好。”

    ……

    随着花瓣网影评人的评论越来越多,终于无可避免的触及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特效片与传统剧情电影的对立问题。

    著名影评人“明远”这样说:“其实特效与传统剧情电影并不是对立的,或许可以这样解释——第一,电影本质还是故事,只不过对于两者来说,一个是过分注重特效忽略剧情,忽略演员,而另外一个则是一切以剧情、人物为中心,特效不特效的无所谓。

    所以对于我们专业的影评人来说,宅妖记不好看,而相对的,对剧情用了一百份心的叶问更好看!

    所以看似两种片子对立,但其实是导演能力或者说侧重点不同。

    而且,其实就是现在大家过分注重特效,而大众也过分喜欢轻松搞笑的特效片而已,所以宅妖记票房很好,但市场终究渐渐成熟的,我有信心——叶问不就是例子么?”

    ……

    当然,也有许多人表示并不喜欢《叶问》。

    但在不断的争论声中,花瓣网上,电影叶问的评分达到了8.3分。而网络上,尤其是微博,也不断有大V把相关的评论转发出来——使得网络上关于叶问的讨论越来越多,尤其是关于特效的讨论,更是让叶问的热度不断攀升。

    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叶问!

    如同良性循环!

    电影票房也随之攀升!

    而在电影叶问上映的第三天,也就是周日,叶问的票房达到了2.58亿!

    第四天,即便是工作日,是周一,票房也依旧有9200万!

    周二,9300万!

    周三,8800万!

    ……

    一直到周日,电影《叶问》的累计票房达到了8.96亿!

    业内人士彻底惊呆!

    大家都知道,叶问的席卷之势已成,即便是淡季,也依旧不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