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婚(1/2)
作者:脂砚主人
    京城,薛家。

    家里人都喜气洋洋的,因为自己家里的姑娘终于要嫁人了啊!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薛宝钗在家里多待,主要还是薛姨妈的脸色和神情给传染了罢了。

    薛宝钗含情半羞,坐在梳妆台旁任由香菱带着丫鬟婆子的给她打扮。

    “姑娘,您今儿可真漂亮!”香菱一边给她梳头发,一边赞叹。

    薛宝钗抿着嘴矜持的笑了:“嫂嫂快别这么说,我可比不上你们的姿色,更没法和林丫头比呢。”

    林黛玉成亲的时候薛宝钗过去了,不过就是在闺房里面和姐妹们聊天,没好去正堂。

    她毕竟身份不同,现在见到贾政还有贾宝玉他们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那天见到林黛玉,薛宝钗是由衷的赞叹。

    两个人虽然时有争执,可毕竟没什么太大的厉害关系,有时候甚至还会惺惺相惜。

    香菱抚摸着她的头发:“姑娘可别说这些,你和林姑娘是不同的方向,可没有谁压的过谁一头的。

    虽然大家都赞叹林姑娘,那是没见到您穿上嫁衣的样子啊,这次您一定会让家里姐妹惊叹的。”

    说着两个人又是一阵玩笑,整个房间里面倒是其乐融融的。

    “嫂嫂,之后我没办法在家里待着了,您要多担待点。

    母亲毕竟上了年纪,也不能太过操劳。

    哥哥是个不管事的,等会儿我会和母亲说让把家里交给您掌管,这个家可就要交给您了。”

    等说着,突然薛宝钗面色凝重的对香菱吩咐。

    香菱听到神色慌张了起来,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怎么可以掌家呢。

    我一点儿经验都没有,到时候肯定会弄得一团糟的。

    而且而且我现在还有身孕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薛宝钗拉着香菱的手,诚恳的说道:“嫂嫂,我知道你心里有顾忌,可是那些都是以前呀。

    就算是从你刚进来,我们就拿你当做一样的姐妹,从没想过是丫鬟什么的。

    更何况你嫁给我哥哥,那就是这个家以后得主母,怎么就没资格了。

    至于说你现在有身孕,那就在母亲身旁先熟悉着。

    你是一个心细的人,家里交给你,我和母亲都放心。

    再说哥哥也是敬重你的,他再怎么样也不会和你犯浑,这样你做起事来也没多大的阻碍。

    嫂子,薛家的现如今来之不易啊,咱们可千万不能让这份家业败了。

    这不仅是关系到咱们自己,也关系到你肚子里的孩子,可不能再推卸了。”

    香菱听到她提到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也犹豫了起来。

    她本身是个随和的人,不管如何只要能过日子就行。

    可涉及到自己的孩子,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是百般心肠,总想着给自己孩子最好的。

    现在要是薛家真的倒了,到时候自己的孩子就要跟着自己吃苦。

    她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生活,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薛宝钗看到她的神色,就努力加把劲。

    “嫂子,你要是不想管,母亲肯定会让别人管。

    要是再给哥哥找一个女子进门,你想想自己之后的日子怎么过,到时候要是遇人不淑作弄你和孩子,你还怎么办?”

    香菱看到了这种地步,没办法了只能点点头应承下来。

    两个人在里面商议着,可没想到薛姨妈就在外面悄悄的听着。

    听到自己的女儿即将家人,还在安排家里的事情薛姨妈不由的心酸起来,一个人又默默地离开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掉起了眼泪。

    先不说薛家这里如何,贾政这里也在忙碌着。

    倒不是家里没准备好,是今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皇帝。

    这位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给谁也没有告诉,等到了门口众人才慌慌张张的出去迎接。

    原本就没准备,不管是过来的宾客还是贾政自己家里人,都满脸的错愕,不知道该怎么布置了。

    幸好元春的经验还是比较多,把男女宾客分成两波去觐见。

    “哈哈,贾爱卿也不用忙碌了,朕就是想着过来凑凑热闹罢了。”

    皇帝看着自己的到来让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悠起来,就笑着阻止。

    贾政陪笑:“陛下过来臣自然用心。

    可您这来的太过突然就,家里都没有准备,还要请陛下恕罪呢。”

    皇帝摆摆手,抬头对众人说道:“这个贾政,就是成天小心翼翼的,做什么事都喜欢预先有个安排,不然总感觉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似的。”

    姜文达因为是老先生,就被贾政安排在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

    “陛下可怪罪他了,虽然说贾存周现在看起来这么谨慎,可他做事可不是小心翼翼哦。”

    皇帝听到哈哈大笑:“哎哎,你们两家现在都结成儿女亲家了,他也算是你的晚辈,怎么这么不给面子啊。”

    姜文达抚摸着胡须微笑:“陛下这可就错了,虽然是儿女亲家,但该有的错误还是要指正,这样才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啊。

    要是就因为是自己的亲戚,一味地夸赞,那可是在害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婚(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