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结束,林家欲进京(1/2)
作者:脂砚主人
    京城,城外庄子。

    薛姨妈来到京城之后的忙碌终于结束,贾政他也重新回到城外居住。

    王氏因为薛姨妈刚来不好走,就只能待在侯府了。

    贾政自从薛宝钗过来之后,看到贾宝玉那样的反应,深感教育这货的迫切性,基本每天都会过问他的学业,然后给他说一些做人的道理。

    这让贾宝玉苦不堪言,每天都听着贾政在耳边唠叨。

    不过幸好贾政不是时刻在家,还需要忙选秀的事情,让他有了喘息之机。

    转眼间三个月已经过去了,贾政也从其中筛选出一些人家供皇帝选择。

    虽然进宫的肯定不止这几家,但是重点“照顾”还是必须的。

    “你选这几家的理由呢,不会就是挑几个权势重的,或者清贵之家就可以了吧?”

    养心殿里,皇帝翻看着贾政送上来的一些资料,然后放下问贾政。

    贾政:“陛下,这几家在各方势力里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孟家,是孟子的后人,家中不仅宦官众多,而且在士林中有很大的威望,最重要的是和山东孔家很不和。

    周家,是陕西大家族,在西安城很有实力,家中涉及粮草、兵器、茶叶等等,家中族人为人低调,但是到那里任官的不管是谁都会给三分薄面。

    其他的几家,都不是特别出名,可是却在每个势力里面都举足轻重的人物。”

    皇帝听着点了点头,又问:“为什么不选孔家,反而选择孟家?”

    “自从前朝动乱之后,孔家就断了嫡系之间的传承,被分成了两派。

    虽然太祖强行指定现在的这一脉为衍圣公正统,但是他们暗地里谁也不服谁。

    这几年他们两方的势力发展很快。

    在山东他们本来就是传承几千年的大家族,现如今又更加的肆无忌惮。

    弄的整个山东的官员都成了他们的门徒不说,还大肆兼并土地,形成自己的势力和对方对抗,结果他们倒没什么,倒霉的反而成了那里的老百姓。

    所以臣想着能不能再提高一门儒家圣人的后人从而打压他们。”

    皇帝笑了:“贾政,你可真的是越老越奸诈啊!

    朕就是让你选择一些世家做钉子,结果你选了一个柱子准备扎到海里?”

    …………

    贾政听的唯有苦笑,为他考虑多了也是错误?

    “陛下,臣只想尽职尽责罢了,其他的唯圣人裁决。”

    贾政没敢多说,只是把选择权留给了皇帝。

    “哈哈,你也不要多心,朕只不过是夸赞你罢了。

    现在的官场还真是越奸诈越能吃得开,这不是贬义。

    自从朕登基以来,刚开始血气方刚的想整治官场,总认为各尽其职,尽职尽责就能治理好国家。

    可是慢慢的发现太上皇之前的一些决定简直就是四两拨千斤。

    这个世道只要有人,就会有利益纠葛,就会有团团伙伙,根本没办法让他们抛却人情只谈职责。

    你能想到借力打力,不再是粗暴横行这就是一种进步。”

    看到贾政不敢再多说,皇帝反而笑着解释了起来。

    贾政这才舒了口气,他没想过什么三超老臣之类的,只想在当下能够安安稳稳的度过,别出现什么波澜。

    “前段时间你下江南的时候说想让林如海卸去巡盐御史的职位,朕想了想,这件事朕允了。

    算起来林如海也在任内干了快五年了,原本三年到了就应该回来的。

    可实在找不到让朕放心的人,所以一直也就拖着到现在,等今年六七月份就让他回来吧。”

    皇帝的一席话,让贾政惊喜交加。

    这件事终于有着落了,原本以为三年之后可以回来,可是皇帝没有再提,贾政也就不好意思问了。

    他之前去金陵的时候就求过一次,要是时不时的去请求肯定会惹的皇帝不喜,所以贾政和林如海也就当做没发生。

    随着江南的局势越来越严重,林如海的生存空间也再一次压缩,简直快到了步履维艰的时候,贾政心急可是没办法。

    现在皇帝松口,他也就放下了悬着的心。

    “臣替林如海一家谢陛下隆恩!”

    贾政跪下赶紧谢恩。

    “好了,快起来吧。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朕失信于你,现在也算是补偿吧。”
第八十三章 结束,林家欲进京(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