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烈胆不让须眉(2/2)
作者:魏九九
    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间。

    沈南方只觉得脖子一冷,紧接着听见自己喉咙的破裂之声。他瞪大了眼睛,保持着那个愣愣的表情,一动不动地盯着城门下的陆晚。

    这位曾经驰骋沙场纵横西凉的青年统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会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公孙仪带领着百名侍卫,迅速冲入承阳门。

    城门之上,将近一万的禁卫军纷纷丢盔卸甲,跪地投降。

    景渊二十四年五月,公孙仪再次名动天下。

    这一夜,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长安城里没有人知道。

    而这一次宫变,到底死了多少人,太史院也没人知道。

    只是那些在场的百官们,每每从噩梦中惊醒,擦了一把冷汗的同时,记住了一个女人的名字。

    陆晚。

    翌日,紫宸殿外,禁军林立。

    低沉的朝鼓响起。

    文武百官于朝门外排列。

    钟声响起,群臣列队进入大殿,于丹陛前排列静候。

    内侍的传报声缓缓而来……

    “宣尚书令陆扬!”

    “宣太仆李恢!”

    “宣御史赵静!”

    “宣太史令刘季誉!”

    ……

    脚步匆匆,官员们接踵进殿。

    这天,皇帝一大早便召集群臣,开始了漫长的朝议。

    紧接着发了数道圣旨,使得皇宫内人人自危,惶恐终日。

    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们,紧张地盯着地面,生怕一不小心就连带掉了脑袋。

    不是他们草木皆兵,实在是这一天一夜发生的事情,太让人心惊肉跳了。

    据说,起因是太后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人闯入凤章宫。也不知怎地,醒来就发现,一直掌管的虎符不见了。

    于是就大肆搜查一番,从东宫到晋王府,甚至文武百官,都被召集到了宫里。

    接着太后就亮出了先帝的遗诏,上面说,太后不仅仅有掌管兵符的权力,还有废立储君的权力。

    在文武百官都准备以死明志的时候,晋王府的侧妃,也就是中书令陆扬的女儿,凭借兵符控制了禁军和将士,带领公孙仪及时冲进皇宫。

    这本是一件大忠大勇的好事。

    谁知道太后一掌拍翻了茶盏:“私窃兵符!太子和晋王准备谋逆!晋王府区区一个侧妃,竟然就敢擅闯皇宫,这以后还得了?!”

    大臣们疑惑道:“太子已是储君,为何要谋逆?”

    太后惊讶道:“大家忘了当年顾家谋逆之案了吗?东宫可藏着很多顾家的东西呢!”

    皇帝闻言冷笑:“既然如此,太子不如就好好让人搜查一番,以证清白!”

    禁卫军立即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