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近乡情怯(2/2)
作者:阳三易

    在剩下的两天里,张中没有理会迈克斯“去逍遥一下”的邀请,一个人回到了他出发的地方——亚欧大陆的中部,星海基地。

    一千年的时间能够抹去很多东西,但是抹不去张中的回忆。

    他凭着经纬度坐标的指示来到自己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到达后,他发现可能是陨石撞击或者板块运动的原因,整个星海基地的坐标都向西北偏移了。当然,他判断的依据并不是星海基地,星海基地早就不存在了,连断瓦残垣都基本没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更是被时间和风雨抹的干干净净。但是基地旁边的大山还在,相对于人类来说,它才是真正的时间守护者。

    通过基地与山体的相对位置,张中轻易地找到了星海基地。

    当他看到自己的塑像时,他确认了三件事,第一在此之前自己肯定没有再回星海基地,因为塑像中的自己依旧是出发时的样子;第二,聂仲英应该过的还不错,有能力在星海给张中塑像;第三,这里就是星海基地。

    塑像和基座是同一块花岗岩雕刻出来的,雕刻的内容是张中一手托着飞船模型置于胸前,另一只手遥指星空,目光也望向那个方向。

    基座背面是张中的简介,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张中自己看了看都觉得脸有点发红。

    不过张中出生年份“2024”的那个“4”只剩了一个竖,看起来好像“2021”,张中有点不高兴。这质量有待提升,明显态度不端正嘛!

    基座前面刻了几句话,估计题词,但是由于风沙的作用已经看不太清楚了,第一、二句好像是:“乘风邀洪武,把酒话星汉”。再往下是塑像的时间2072年,也是计数字体,不过不是整体的,是由很多凸起的小石柱组成的。在“7”的位置还有道深深的划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石柱的长短还不一样,看得出来这并不是风化作用形成的,应该是当时雕刻时就是这样的。

    张中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觉得可能是为了展示一种韵律美。臭美一会后,张中拿出自己的资源卡,召唤出卡载照相机给自己和塑像拍了张合影,合影中自己摆了个和塑像一样的姿势,只是手里没托东西。

    拍完照之后,张中又沿着自己以前散步的的路线向西走了一段路,结果发现在原来的位置还是一片谷子地,还是沉甸甸泛白发黄的谷穗。张中蓦然发现,这片谷子地才是亘古不变的,民以食为天,人类无论何时都要吃饭,要吃饭就要种庄稼。

    庄稼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保证了人类的存续也保证了谷物的存续。

    百年前的大洪水淹没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人类没有办法只能远遁太空。那时候人类带在身边的真还就不是金银珠宝,而是这些谷物的种子和成对的动物,诺亚方舟什么样,当时的太空船就什么样。洪水消退了,从太空回来的人、从休眠舱醒来的人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检查自己的财产,而是把带在身边的种子播种下去……

    数千年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人类与植物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后现代化时代也并没有让人类抛弃自己赖以生存的谷物。

    千年之前它们在这里,现在它们还在,无论你手里拿的是手机还是资源卡,也不在乎你是在发射卫星还是在散步……虽然它们只有一年的寿命,可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与天地同寿呢?

    带着对时光和回忆的感悟,张中匆匆回到军事学院报到。

    开始训练后张中明白了,原来辅助人员就是半雇佣兵半打杂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军方外围的势力。由于海盟强横的科技力量,进入光球后通信只能是最原始的方式,所以辅助人员也承担通讯兵的责任。张中分到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讯和运输,而迈克斯的职责是运输和伙食保障也就是炊事员。

    两人并没有透露自己时空穿越者的身份,所以当两人看懂学会主流语言后,就是两个像模像样的新兵蛋子了。

    辅助人员的训练虽然也讲一点关于战斗配合方面的东西,但是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人员的互相熟悉、设备操作、方案落实等方面。而军事人员的训练在初审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这15天的时间也是部队成员互相熟悉,指挥机关制定具体方案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