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纸一张的经济特区(1/1)
作者:虫草田十
    就在谢廖沙赶赴法国继续为列宁格勒经济特区进行融资的时候,纳斯佳则带领着谢廖沙的心腹们正在对列宁格勒进行实地的考察。按照谢廖沙的设想,中央将拨给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总计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会有新的码头和机场。同时行政区划和人员管理将会独立于列宁格勒市。这里可以说完全是谢廖沙下属们的自由王国。

    纳斯佳、高曼、普加乔夫等年轻的干部正在为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筹备工作而忙碌着。而作为谢廖沙的老朋友,耶利钦和索布恰克也被邀请来到了列宁格勒为纳斯佳等人的工作掌舵护航。索布恰克是苏联法律界的权威,又有在大型金融机构工作多年的经历,他能够到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工作谢廖沙自是求之不得的。而耶利钦在建筑行业浸淫多年,对于城市建设和规划有着丰富的经验,再加上他在苏联政坛的人脉,同样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渴求的管理者。其实谢廖沙本来是想让耶利钦全面接管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所有工作的,但是目前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那里处境尴尬,所以谢廖沙只能将纳斯佳推上前台了。

    为了尽快干出一些成绩为谢廖沙在国外的融资活动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谢廖沙再次从苏联的阿富汗撤军之中征兆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了参与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够参加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建设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因为大部分人都能看得出来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在苏联未来战略当中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列宁格勒经济特区会解决一大批人入党,住房,就业等编制问题,而越是能早一点加入列宁格勒经济特区,越是在这些问题上能够占得先机。

    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给苏联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十万阿富汗撤军的安置问题被顺利解决了,现在万事具备之欠东风,只要谢廖沙从国外引进的资金一到位,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建设速度将会焕然一新。眼看着面前繁忙的建设景象,纳斯佳心潮澎湃感慨不已,在英国系统的学习过西方的经济制度之后,纳斯佳已经学会了从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苏联的问题。而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则是最好的改革试验田,因为这里完全是白纸一张,完全可以从零开始,摸索出一套适合苏联的经济改革之路来。

    谢廖沙在法国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和英国是一样的,不过谢廖沙并没有他在英国的那些人脉,所以很多时候和法国的金融家谈判都是从零开始互相摸索。毕竟是法国总统的邀请,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谢廖沙在法国的这段时间里应邀出席了几场活动,向法国经济界人士传达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建设情况。在谢廖沙的怂恿之下,法国兴业银行加入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融资计划,他们将会提供一千亿美元的外汇来购买苏联的国债。这个数目其实已经让谢廖沙非常的满意了,不过他看得出来,法国经济界对于和苏联做生意的期望并没有英国那样的热络,大部分的投资者还在观望,除非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真的发展顺利,否则的话他们是不会拿出真金白银来的。

    当谢廖沙离开了法国之后,苏联外贸银行成功的在这里开设了分支机构,而外贸银行也成为了苏联唯一一家在英法德三国开展业务的苏联银行。这在苏联的几大国有银行当中算是仅有的一家大规模的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了。这对苏联银行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它将成为苏联政府所有的金融机构在这三个国家的代言人,掌握苏联资金对外流动的通道。

    和谢廖沙自法国时的待遇完全不同,谢廖沙在西德的时候所受到的欢迎其实更加热烈,在红场飞机事件之中,谢廖沙帮了德国总理科尔一个不大不小的忙,这份人情科尔还没有机会报答谢廖沙。所以这一次科尔对谢廖沙的到来格外的热情。

    不过因为大众在苏联的投资其实已经让不少西德商人认识到了苏联国内的一些情况,他们也知道苏联的改革之路并不顺利。不过现在白纸一片的列宁格勒经济特区能否成功他们实在是不敢妄加揣测,反正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不如苏联的中国开起来似乎是成功了,那么苏联如果也采取相似的道路,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的提升。

    德国的法兰克福交易市场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这里的融资能力虽然比不上伦敦金融城,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欧洲第一。不过法兰克福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还不够,这也是为什么西德的经济远超英国,但是金融中心却距离伦敦金融城有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之一。

    谢廖沙在波恩和德国的经济界代表人士见了一面,把自己在伦敦和巴黎的那套说辞又在波恩重新的说了一遍。德国人严谨的态度让他们对谢廖沙的计划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在在苏联之前有中国的经验在前,而谢廖沙的灵魂又是从中国来的。所以很多问题对于谢廖沙来说并不困难。谢廖沙了利用自己两世为人的人生经验将西德的金融界人士糊弄的热血沸腾。在谢廖沙的煽动之下,德国人开始考虑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带的问题了。

    作为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份子,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对西德的经济提升作用更加直接,所以德国人对于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其实更加的迫切。自然而然的,德国人掏钱也要比法国人要痛快得多。他们为列宁格勒经济特区慷慨解囊,答应帮忙发行一千五百亿美元的苏联国债。这下子谢廖沙将会为苏联筹集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汇资金,这些钱足够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了。于是带着超额完成融资任务的喜悦,谢廖沙在12月初终于回到了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