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十四章 立仗马(2/2)
作者:琢玉郎

    半晌,他忽然跪倒在地,痛苦道:“父亲您久居相位,树敌太多,以至于如今前路充满了荆棘,将来一旦失了势,恐怕便是大祸临头之日啊!请父亲三思!”

    李林甫一愣,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忽然说到这个,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半晌,方才叹息了一声,语气有些怅然:“形势所迫如此,为父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说着便扶起李岫,替他拍了拍膝上的尘土,仰头望着北方,叹息道:“我为那个人效力这么多年,他总该留点情面才是,你去吧,将来的一切都由为父来承担。”

    李岫默然不语,过了半晌,方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向李林甫告辞离去。

    李林甫挥了挥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长叹一声,转身向内宅走去。背影依旧魁梧壮硕,但步伐间却微微有些颤抖。

    扬州城。

    这里是大唐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其财货之盛丝毫不逊色于长安和洛阳。这里商业发达,百业昌盛,自古以来便是天下的经济重心之一,即使是以蜀商闻名天下的益州与其相比都要逊色一些,有“扬一益二”之称。

    当年隋文帝派次子晋王杨广南下征陈,评定南方以后,杨广便以扬州为中心,坐镇东南,经略江南十数年,使得扬州变成了整个南方最为繁华之地。

    杨广登基为帝后,依旧念念不忘扬州的富庶繁华。于是他借着打击关陇旧贵族之势,将都城从大兴迁到了洛阳,并开始修建那条北起涿郡,南达余杭的旷绝古今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辟,贯通了天下南北,使得朝廷漕运与商人活动更加的便利,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成就了扬州这片得天独厚的繁华胜地。

    隋炀帝念念不忘昔日在扬州的岁月,后来中原地区农民起义不断,他甚至决定将宫中的所有财富装上巨大的龙舟,全部运往扬州。

    最后,他在扬州被权臣宇文化及弑杀,被葬在了这里。

    此后尽管中原混战不断,扬州却并未受到太多波及,大唐统一天下之后,更是借着大运河之便,一举成为天下间数一数二的经济中心,其繁华昌盛与都城长安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正当中午时分,三辆马车在数十个家丁打扮的人的护卫下开进了扬州城门中,车上没有打上官幡,想必是外地的富户来扬州游玩。守城的士兵们也没有搜查,任车驾开进了城中。

    最中间的那辆马车车窗里忽然伸出一只白白嫩嫩的,上面还涂着鲜艳的蔻丹的小手,微微掀开了车帘,车里面一双如盈盈秋波一般的双眸打量着外面的繁华景象。

    街道上到处都是穿着丝绸锦绣的行人,大道两边是来自各处的行商,有高鼻碧眼的突厥人、时刻板着一张脸的新罗人、身穿白色宽袖长袍、缠着头巾的大食人,还有粟特人、粟特人、日本人、林邑人……俨然就是一个古代的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车中的佳人看了一会儿,便放下了车帘,看着面前的那头沉沉欲睡的懒猪,俏声说道:“这儿还不错,和长安比起来的确有些不同,看起来好像更加繁华的样子。”

    李玹掀开车帘,一边看着外面,一边说道:“长安比扬州要大上许多,即使有百万人也丝毫不觉得拥挤,你当然会觉得这里更加热闹一点了。”

    黛儿可爱地皱了皱鼻子,娇嗔道:“我可不管,反正到了这儿你可得多陪我出去玩玩,不许整天埋在公务里!”

    李玹抓过她的小手,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和孤王的王妃比起来,这公务算个什么?全部扔给大都督府司马去做便是,我的任务便是陪着夫人四处游山玩水,顺便趁着这难得的机会,一起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才是正事!”

    赏了这个满嘴胡言的家伙一个娇媚的白眼,黛儿揶揄道:“是不是还想再多收几个小妾是不是?听说这扬州可是天下著名的温柔富贵乡,你可是动心了?”

    “咳咳……”李玹轻咳了两声,故作严肃道:“勿要胡说八道,为夫难道是这种人吗?”

    黛儿翘着秀丽的眉毛轻轻地娇哼了一声,不理会他这的装模作样。

    这时车厢被敲了敲,外面传来高耀的声音:“公子,咱们是先去扬州大都督府处理好上任的事情,还是另做打算?”

    闻言,李玹掀开车帘,对高耀说道:“找一处地方安顿下来,上任的事情先不急。”

    “是!”

    高耀应了一声便策马向前,李玹放下车帘,继续闭目养神。车驾沿着大道,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