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盛世京华 第十四章 玉郎冠礼(2/2)
作者:琢玉郎
    按照程序,本次的三冠乃是授剑。

    李隆基却没有拿在盘上准备好的仪剑,却是双手伸到自己腰间,将自己腰间佩戴的那柄剑解了下来,将其佩戴在李玹腰间。

    一时间,群臣议论之声更大。

    李林甫看着此刻腰着天子剑,气宇轩昂地站在殿中的李玹,似有所思。

    高力士此刻高声叫道:“肃静!”

    众人顿时停止讨论,纷纷看向前方。高力士见众人安静下来,便继续说道:“三冠毕,请皇帝赐字。”

    李隆基充满欣赏的目光仔细打量了李玹一番,嘴角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转身对后面的杨玉环招了招手。

    杨玉环会意,盈盈走来,李隆基笑道:“贵妃啊,十一郎这字就由你来起,如何?”

    杨玉环微蹙着眉头,小声埋怨道:“就知道叫人家来就没什么好事。”

    李隆基笑了笑,没说话。杨玉环目光看着李玹,说道:“谦谦君如玉,公子名玹,美玉也,就叫玉郎如何?”

    “嗯,不错,人如其名,君子如玉。”李隆基笑看着李玹,说道:“从此以后,你就叫做玉郎。”

    李玹对李隆基和杨玉环深深一躬,口中说道:“侄儿多谢皇伯父与贵妃赐字。”

    李隆基哈哈大笑,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对他说道:“玉郎年少有为,朕心中欢喜,今日亲赐佩剑与你,望玉郎能理解朕对你的期望。”

    李玹肃然应答:“陛下所期,侄儿感佩,玉郎定会为我大唐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李隆基欣慰的笑了笑,对着高力士点了点头。

    高力士会意,又从旁边取来一卷黄绫,上面绣着二龙戏珠图案,竟然是一道圣旨:“门下:故薛王业子李玹睿智聪敏,性行沉稳,今日加冠礼成,封玹为安阳郡公,授银青光禄大夫……”

    读完,将圣旨放回盘中,高声道:“冠礼毕,众宾可退。”

    在座百官与众世家子弟齐齐站起身来,躬身道:“臣等告退。”

    李隆基点了点头,拍了拍李玹的肩膀,牵着杨玉环的手,缓缓离开了大殿。

    百官和前来观礼的世族中人待皇帝离开之后便纷纷起身退去。诸位皇子和宗室子弟却都还没有离开,李玹对众人拱手道:“诸位兄长,小弟这就告辞了。”

    李隆基的皇子们纷纷点头还礼,只是眼中却都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些莫名的意味。

    一名看起来约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上前看了看李玹,半晌,方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明天来大兄家里,陪大兄喝两杯。”

    李玹点了点头,说道:“好。”

    中年人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便离开了大殿。

    李玹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目光中少有的浮现一抹温馨。在他的记忆里,大兄李瑗和自己的关系特别好,从小就特别哄着他。

    深吸了一口气,将回忆隐藏在脑海深处,李玹对众人拱了拱手,便缓缓走出大殿。

    诸位皇子也都互相告辞,纷纷离开,大殿中只剩下太子李亨和高力士二人。

    李亨看向高力士,问道:“阿翁,你可知父皇今日之举是为何?难道他想……”

    剩下的话他没有说,隔墙有耳,但是高力士一定明白。

    高力士压低了声音,对李亨说道:“太子殿下,陛下此举乃是为你好,难道你不觉得今日之后,诸皇子对你的一些针对会被转移吗?”

    李亨一愣,有些没听懂高力士的话,转念一想,顿时明白过来,忙对高力士躬身道:“多谢阿翁指点迷津。”

    高力士扶住李亨,笑道:“太子明白便好,老奴还得去陛下身边,太子也快请回吧。”

    说完,便缓缓地走出紫宸殿,渐渐消失在李亨的视野中。

    李亨看着殿外,略有些显得憔悴的脸上,忽然露出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