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公孙瓒(1/2)
作者:烟火忆安
    “子渊,我们到雒阳住何处?馆舍吗?”走在雒阳夸大的街道上,皇甫武问道。

    “住何处?”皇甫泽微微一笑,显然早有安排,“跟我走便是啦,不会让你露宿街头的。”

    在他从祖父皇甫规去世,父亲皇甫嵩离京,大兄皇甫鸿外放为官之后,他家在雒阳已经没有住处了,不过皇甫泽的老师,卢植恰好在京。

    熹平四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拜卢植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然后卢植因为身体原因辞职,回到雒阳编书了。

    结果不到一年,庐江郡又发生蛮族叛乱,朝廷因为卢植在九江郡担任太守时,对当地人有恩威信义,于是又拜其为庐江郡太守。到任之后,他又很快的平定了叛乱。

    一年多后,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议郎,又开始了编书。但是汉灵帝觉得编书不是什么大事,就让卢植担任侍中。

    要说这君臣两个也是奇葩,一个要编书,一个不给他编书,最后还是汉灵帝占据了上风。

    皇甫泽来到卢植府外,说出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之后,门房立即进去通报了,不过一会,爽朗的大笑声从府邸传了出来。

    一个年约四旬,身姿挺拔,面容微黑的中年人阔步走了出来,不是皇甫泽的老师又是何人。

    自上次雒阳一别之后,已有七载未见,皇甫泽一见到卢植就情不能自已,直接行了跪拜大礼。

    “不孝弟子皇甫泽拜见老师。”皇甫泽发现自己的声音有点哽咽,虽然和卢植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可以感受到卢植是真正的关心他。

    “好好好,快起来吧。”卢植握住皇甫泽的手将他拉了起来,激动道:“一别七年,阿奴竟长得这般高了,吾在京中也常听闻你的名字,看样子我之前是多虑了。”

    “那也是老师教导有方。”

    “我算是最不负责的老师了!”卢植自嘲了一句,又问道“何时进的京?”

    “方才进京,这不一进京就来拜见老师了嘛。”皇甫泽这句话倒是大大的实话。

    “有住处了吗?”

    “还没有。”

    “那正好,就住我府上吧。”卢植邀请道。

    皇甫泽装出一番为难的样子,支吾道:“只是,我这些好友……”

    “一并住我府上,我府上空的屋舍多得很。”卢植想都没想的脱口而出。

    “那就麻烦老师了。”

    “有什么麻烦的?”得到皇甫泽肯定的回答后,卢植高兴的拉起他的手向府里走去。

    这个时候,皇甫泽注意到卢植的身后站着一个人,自己因为刚才一直和老师讲话而忽略了他。此人年岁也不大,大约二十来岁,长得高大威武,虎背熊腰,相貌却甚是俊美,双眼大而有神,鼻梁高挺,唇角微微的向上翘着。

    可以看得出这是一个极其自信甚至是自负的人。莫非是老师的儿子?皇甫泽脑海中闪出这个疑问,却没有问出口。在汉代,若是没有相熟的人介绍,直接询问名字是非常失礼的一件事。

    “来,阿奴,我给你介绍一下。”就在皇甫泽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卢植开口了,“这是我回乡授课时收的弟子,姓公孙,名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

    姓公孙,名瓒,字伯珪?皇甫泽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猛然一惊,这不就是公孙瓒嘛!又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名人啊!一个和袁绍打的难解难分的枭雄,凭借着半个幽州,以及匮乏的人才一度打败兵多将广,人才济济的袁绍,若不是袁绍运气好点,历史的走向都有可能发生改变。

    “伯珪,这是我的第一个弟子,也算是你的师兄,姓皇甫,名泽,字子渊。”

    “伯珪见过师兄。”公孙瓒恭敬的行了一礼。

    皇甫泽摆了摆手,“伯珪兄,我虽入门比你早,但却比你小上几岁,不如我们互称表字可好?”

    “这。”公孙瓒抬头看向了卢植,卢植哈哈一笑,

    “你们之间的事我可不管。”

第三十一章 公孙瓒(2/2)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