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可不是什么热心肠(两更合一)(2/2)
作者:玖拾陆

    「我看他就是个精明人,他不爱掺和,偏偏他那些兄弟想折腾时都要拉上他。」

    「永济宫里那个,还有李汨,以前常找他,贤王理都不理,他连定王爷都不理,就怕被定王爷塞点事情做,只和圣上还能说几句。」

    「先帝晚年,争得那么凶,贤王谁都不帮,他连给先帝伺疾都躲,当时没少被参本骂他不孝。」

    「真孝顺假孝顺,风险都大,既不想争权,那还是不孝的能活得久些。」

    「看吧,圣上登基这么多年,日子过得最安生的,除了晋王、也就贤王了。」

    徐简斟酌着,又问:「晋王当时也不孝躲着吗?」

    「那倒没有,」安逸伯摇了摇头,「晋王么,按部就班,该伺疾就伺疾,该剿匪就剿匪,该议政就议政,四平八稳的。」

    徐简点了点头。

    这些状况,倒是与他掌握到的消息对得上。

    安逸伯见徐简一副思索模样,便道:「我也就顺势提两句,你不用多想,大夫寻来了就看诊。」

    徐简笑着应了声。

    「大夫没一两个月也寻不回来,」安逸伯一口饮了茶水,「还是先操心放小定吧。」

    徐简替他添茶,道:「***心也没用,小定礼也没我什么事。」

    这是句大实话。

    该送去的小定礼都已经备好了,首饰头面、摆件布匹,全装匣入箱,记在了册子上。

    徐夫人和安逸伯夫人仔仔细细对过了。

    这时候,就体现了徐缈能搭把手的好处了。

    国公府里不缺好东西,库房里的金贵之物也造了册子,但只看册子上的名字,安逸伯夫人常常有吃不准的地方。

    当然也能开库房查看,徐简不会不信她,国公府的管事们也十分配合,但作为一个外人,安逸伯夫人实在不好意思真对着人家的库房指手画脚。

    徐缈在场就不同了。

    她是「自己人」。

    她能名正言顺开库房,想怎么搬、怎么整都可以,趁着近来天气好,她还能把好些物什都挪出来晒一晒。

    虽然离家二十年,但老底子有些什么好东西,她多少还记得些。

    一道出出主意,两人很快就把初步定下的小定礼又调整了下,看着贵气体面也不僭越,前两天给徐简看了一眼。

    徐简看过了,也提不出什么意见来。

    至于随着这些礼物同时要送去的糕点盒子,自是前一天晚上再新鲜准备,天明前上笼屉,送出去时该凉的凉、该温的温。

    那天,忙碌的是诚意伯府,是全福的恩荣伯夫人,辅国公府这儿东西从大门搬出去、就差不多结束了。

    安逸伯听徐简这么一句实话,乐得不行:「省心还不好?」

    「成亲,还是想操点心。」徐简道。

    安逸伯「哎呦」一声:「这么想操心,不妨多和圣上问问婚期,去慈宁宫里多说说好话,让皇太后点头。」

    徐简轻笑出声。

    皇太后好说话,却也不好说话。

    明明圣旨比从前下得早,放小定的日子还是拖到了同一天,想来婚期大抵也如此,娘娘挑来挑去、会挑到来年开春。

    「是得让皇太后点头,」徐简话锋一转,道,「伯爷,慈宁宫这么放心把郡主指给我,我看十之八九是因为我腿伤着,能在朝为官却上不了战场了,万一真寻到厉害大夫治好了腿伤,娘娘怕是要不放心了。」

    安逸伯:……

    虽然他觉得徐简说得很在理,但这是能相提并论的事情?

    「圣旨赐婚,婚事还能掰了不成?」

    「你的腿伤若能好,圣上高兴,郡主应该也高兴,皇太后担心归担心,却也不会不满意。」

    「唉,不能这么说皇太后,娘娘高瞻远瞩,不是那么小家子气的人。」

    「别想那么多,那岳大夫还不知道在哪个疙瘩窝里呢,人寻到了再说。」

    「你不如多想想怎么讨好皇太后,婚事办了就好。」

    徐简本就是故意与安逸伯说几句笑,说完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反倒是被伯爷那句「讨好」给吸引了心神。

    讨好估计没用,但那副白玉马吊牌还是早些送吧。

    眨眼间,六月二十六。

    诚意伯府里里外外,皆是喜气洋洋的。

    天还没有亮,林惇就拿着扫把出来。

    昨儿已经仔细洒扫过了,不止是府外地面,连匾额与那两头石狮子都擦得亮堂堂,就等着良辰吉时了。

    宝安园里,林云嫣坐在梳妆台前,挽月与她梳头、抹妆。

    陈氏来得最早,看了眼屋里状况,叮嘱林云芳老实陪着、不许心血来潮耽误事,自己就去前头忙了。

    等陈氏到了载寿院,只见小段氏也换了新衣,戴好抹额,把紧张都摆在了面上。

    「没这么早来,」陈氏笑道,「离吉时还早。」

    「话虽如此,心里就是急啊!」小段氏笑了起来,「恩荣伯夫人出门了吗?」

    这就是两家比邻而居的好处了,有什么动静,一清二楚的。

    陈氏道:「交代过门房了,伯夫人的马车一出府、就来院里报。」

    果然,那厢出门,陈氏就收到消息了。

    这时候去,到辅国公府后带上小定礼、再返回来,算算时辰是正好的。

    等礼数全了,花厅那儿的宴席也摆好了,主请全福夫人,另请相熟的几位邻居。

    就几张席面,不比正日子时的大宴,但陈氏也一点没有马虎,敲定菜单酒水,厨房那儿都备着。

    就是……

    就是比不了传言里陈桂要连摆十天半个月的流水宴。

    前天汪嬷嬷出去采买回来,回话之后还与陈氏说道了一番,听得陈氏笑得前俯后仰,干脆抽出算盘来替陈桂算了一笔账。

    这会儿,知道小段氏紧张,陈氏也就说给她听:「那真是什么好的都往桌上搬,把我们这小宴都比下去了,汪嬷嬷还说,要不然我们调几个菜,不然输得太惨。」

    小段氏一听,立刻就乐得直抚掌。

    真不是自家小气,而是外头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出来的那流水席菜色太稀奇。

    「若真能寻到厉害大夫、治好了辅国公的伤,」小段氏高兴道,「就让陈桂照着那菜色摆,我添银钱给他摆。」

    现在是听个热闹,真等那一天,多好的事儿啊!

    靠老实巷赚的金砖与银钱,小段氏想,还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