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抢跑的老妈不止一个(1/1)
作者:归零的勇气
    2016-6-5

    在教育孩子上抢跑是可以的,但要练好起跑姿势,这个姿势看似简单,却不容易练成,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听到起跑令的枪声,就忘记姿势而自发的起跑,这个过程却是漫长而枯燥的,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我们要学会适时度势的抢跑那我们成功抢跑的机会也是有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孩子的教育却不能总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可以输一次两次三次,但我们却不可以输四次五次,因为我们输掉的不是孩子的前程,恰恰相反我们输掉的是我们自己的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跟风教育可能是时下部分家长的做法,但是就算是跟也要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孩子的兴趣,在不影响孩子正常听课,正常写完作业的情况下我们做父母的可以适当的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报个班什么的,我的两个小孩子至今没有报过任何培训班。学习成绩也算是中等。

    但我所注意的是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不知道我的方法是不是正确,但这种教育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因为在目前看来我的孩子相对来说在综合能力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的。

    下面是看到的报纸中的一个抢跑妈妈的事情:

    给孩子报17个培训班的妈妈 更需要培训

    曾花费12万元为孩子报了17个培优班的武汉“着急妈妈”,最近又着急了。3年前,徐女士的“着急式”培优,让5岁的儿子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他提前学完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然而,升入小学后,儿子的成绩不断下滑,变得“中不溜”。徐女士失望之极(相关新闻见昨日报A19版)。

    几年来,徐女士的行为,一直被媒体和教育研究者们提及。作为“虎妈”的升级版“急妈”,她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对于刚刚接触到知识的年幼孩子,最好的办法,是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让他知道所谓学习,不过是把昨天不懂不会的东西,今天学会学懂而已;学习也是认识身边世界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而已,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过程。

    但徐女士粗暴而着急地违反了这个过程,用一种近乎杀威棒的方法,将“学习”变成一件烦琐疲累、令人生厌甚至可怕的事情。她的出发点,不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方法,而是以压迫的方式,将孩子挤压成一个速成展品,以短期内的所谓神奇表现,满足自己的某种虚荣心。这种方法是工业化的,其前提是将孩子作为一个没有感觉和知觉的物体,作为一个满足大人虚荣心的工具。这是很多年轻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他们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的自我意志和意识的培养。这种看似以“爱”为出发点,以“控制”为方法的强制教育,很难培养出心智健全,自我行为能力正常的孩子。

    教育自有教育的规律。但一段时期以来,某些从事“教育产业”的人,将“不输在起跑线上”作为恫吓家长的口号,让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病急乱投医地拼命想让孩子成为“抢跑”人生的那个人。

    作为一个极端个例,徐女士的行为太过于超常了一些。但她是众多焦虑家长的代表,正需要学习和培训的,其实是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关于孩子的心理以及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还有与孩子相处的基本技巧和规则。遗憾的是,现实中针对家长的培训学校,又似乎太少了一点,在很多人看来,花钱培养大人,也是很荒唐、很不划算的事情。

    事实果真如此吗?

    看了这算文章之后,觉得很有心得 ,我不是一会好家长,但我却在努力着做好一个好家长,曾经也投身在教育业两年,看着幼儿园的学生那可爱的样子,做为他们的老师我也很开心。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离开了那个岗位。在14年的时候曾经有过开家长培训的班,但考虑到现在的市场空白和家长的认知就放弃了,当时连名字和培训的对象是妈妈,爸爸,奶奶,爷爷,但最应该培训的主要中坚力量应该是那些爷爷奶奶辈。其次才是家长,我在店里曾见过一个中学生来打印成绩单,由于成绩单被同学弄烂了,而不敢回家,怕回家挨打,要我给他打一份出来,当时孩子说到挨打的时候,我能听出他话语里的颤音,而且回家也要准时,不然也会挨打。当时不由的在心中冒出一句:一个颤抖的声音下,却

    藏着一颗颤抖的心灵。当时心中便感慨道: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恐惧,所以从那以后我基本上不敢打孩子,偶尔也是轻轻的吓唬一下而已,而导致家人说我不会管孩子。引导教育是我在偿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方法。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国十三亿人口并不能达成统一的教育模式,只能以类分,就好像一家人只有几口人,但因着兴趣爱好不同,及饮食的习惯不同虽然只有区区几个人,那也是分成几类人的。

    例如我自己很自小就喜欢收集一些文章,有时也会发表一些感想,上面的一篇是,下面的一篇也是一样的,这是同一天看到的东西,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发现有趣的文章(二)

    今天上午去晒衣服,看到二楼窗台上有一份江南都市报的全湿报纸我不加思索的拿了下来。洗完衣服终于有时间去看这份报纸了。这是份6月2日的报纸,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有这篇文章的电子版,闲的时间就抽空打下来,给酷爱文学的女儿留着。也许我的做法有些远,但是有的时候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如果我在想留的时间没有给打出来,哪天我找不到的时候,也许我会后悔当初的一念之差的不做为。什么是人的冠军气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冠军,但只要你有了冠军所具备的那些气质,也许有一天你也有望当一次冠军。

    冠军的气质

    叶海波专栏

    70年代每周四见报

    从这个星期天凌晨,一直到前天上午,如果你是一个体育迷,那还是很爽的,因为欧冠决赛NBA西部决赛,我们基本都能免费看到,仅仅从这点上说,我们是幸福的。可对于我,却不怎么开心,不是说比赛不好看,这届的欧冠决赛和NBA西部决赛这七场比赛水平之高,都不需要用词形容。特别是后者,精彩程度很有可能是要超过骑士三英战水花的,能看到这样的西部决赛,人生中也不会有太多机会,杜少下赛季还会不会待在雷霆还真不好说。不开心的原因在于,我看好的马况和雷霆一个都没羸,而且他们的面前都有过特别特别好的机会,就像《大话西游》里面那段台词。

    说到这里,就要说到今天要说的话题了——气质。无论在冠决赛,还是西部决赛的第六场,我都听到过这个词,当然都是在比赛结束后。有人会一脸得瑟然后用神秘莫测的口吻告诉你,“这就是冠军队伍的气质”。好吧,反正是你们羸了,什么气质不气质,不就是成王败寇吗?

    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人会呼吸,吞吐之间,话语也翻云覆雨,成王败冠其实只是事实,除了这个,难道就没有一些更深层次更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在真正决定着比赛吗?当冷静之后,他们口中说的气质,还真可以算一个。

    想想马竞和雷霆输的过程,为什么马竞在下半场扳平,而且气势正足,可以加时赛当中就是拿不下皇马,而且到了最考验心理的点球大战中会输?为什么雷霆手握3:1领先都拿不下,除了运气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别的原因呢?那就是气质,是冠军的气质让这两支夺过冠的队伍笑到了最后。那冠军的气质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气质不是应该是玄乎不可言说,也不是无法解释的,气质就是个综合的东西:球队的打法、教练的临场指挥能力、球员夺过冠军的平常心和对胜利的渴望心、见过大场面的自信心,当然也包括球队文化、梯队建设、主场的气味、更衣室的氛围等等这一切吧,捏合一起就构成了一支球队的气质。

    所以这么想之后,遗憾会少很多,你输给的不是皇马、勇士、你输给的只是气质,你输给的是历史。记住“贵族三代才能养成”吧,冠军球队就是会有冠军球队的气质,当然,你还尽可以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竞技场上又怎么能少了这种勇气?都想去逆袭的竞技场才充满着魅力,我们都想是冠军,那就去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锤炼出气质吧。

    以上是冠军的气质的原文,其实把这个文章打下来,只是想存起来,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2014年的一天夜里,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们现在开始学写日记了,我们老师说了,写好日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长大了我也要当作家,我要写一本书,我要名扬四海。

    那一晚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沉默了,女儿的宏图大志是不错,但是这个梦想如果要实现,那得付出很大的艰辛。而且现在的作家并不是很好当的,网络文学虽然为有文学梦或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但真正挣到钱的又有多少?真正靠着码字成为作家而又可以养家的又有多少?

    当时我没有反驳女儿的梦想,因为她还太小听不太懂,才8周岁。但第二天我又旧事重提,我问女儿:“你昨天晚上不是说要当作家要写一本书吗?你有没有想过写什么书?”

    女儿当时想了不到10秒,书名就给报出来了。她说:“我的书的名字就叫《新青少年百科全书》”。我听了有点乐了,她这是看到这本书依着记忆报出来的吧。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只有青少年百科全书。其实旧书新编不是什么奇事,但百科全书,那得要博览全书,知识面广大才可以完全,也许小小的她并不知道这些。

    但有这么一个有点不知道轻重的女儿,也有我这个不知好坏的妈妈,自从知道了女儿的志向之后,不管她将来是不是会成为作家,但我依然

    是想着办法,让她的文学兴趣培养起来。在她的文学兴趣培养起来之前,我得提高我的文学修养。让她可以在我的感染下有所长进,更为了将来我和女儿有共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