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头顶有神明(2/2)
作者:唐青衫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头神明。”

    多有道理啊,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再次上路,感觉之前的浑身不自在顿时全消,终于佩服起先辈们的智慧,发明衣服这东西,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

    衣服不但能够遮羞,更能遮丑。

    就像现在,长衫一穿,不但不必再受赤身露体的失体统之自责,更将裤子的不适,遮掩在别人不可查的地方,虽腿上依旧不爽,但心里却舒坦起来。

    我想起在假洋鬼子那儿看到的一本书上说,衣服起源于环境适应说,从而衍伸出了诸如羞耻说、装饰说、吸引异性说等学说,当时还对那些脑洞大开的人们充满佩服。

    今天才知道,那些言论纯属扯淡,衣服的起源,应该是源于本能说。

    我顿时高兴起来,想到若以此立论作著,定然能迅速享誉世界。正当我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时,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咕”提出了抗议,被暂时忘却的疼痛又涌入肚中。

    我终于明白人为何要吃饭的问题,因为无论干何事,肚中饥饿都是不能专注精神的,甚至包括幻想。

    记得有一次与父母赌气,弄了个离家出走,其中我用了想梅止渴、画饼充饥等方式,都没能敌过肚中所需,终于在第二天下午,便急匆匆地回到了家,用一顿鞭子炒肉,换来一碗稀饭和五个大馒头。

    但此时却毫无办法,四周只有无尽的荒山、树林和草地,地上连虫子都没有,偶尔飞过一两只鸟儿,看到我也像逃难一样加快了速度,霎时便不见踪影。

    我更不能跑回家去,且不论回家后的鞭子炒肉,能否能坚持跑到家都是个问题。

    离家十二天,早已不知走过多少路程,昔日行路有毛驴,饥饿有烧饼的日子已不复存在。

    昔日烧饼在手、甘泉路旁有,从未求过人,读书人的傲气也不容去求人,但是这股傲气在狂风烈日下,于昨晚便已轰然塌陷,借宿于荒野茅屋还遇到了鬼事,人生倒霉事,有过于此乎。

    拖着疲倦的身子,和想起义的肚子,走到思维都快麻木时,终于看到了一个小镇。

    小贩的吆喝声,随着酒菜的香味远远飘来,显出无尽的亲切。

    顿时忘却脚上的疼痛,三步并作两步奔往小镇,人们吵杂的声音越来越响,如励志交响乐一样,给我无穷的力量。

    小镇虽不大,却也五脏俱全,至少我所期望的东西应有尽有。

    一进入镇子,径直奔赴到一面馆,要了一碗面吃了起来。

    周围的声音好像渐渐远离,我眼中只有面条,如干仗一样消灭着这罪魁祸首。

    一连吃了六大碗面,喝了七大碗牛肉汤,才感觉填了个半饱。开口再要,却半天得不到回应。

    抬头一看,却见不光掌柜、伙计,就连不多的食客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我。

    我想,他们定然是被我的豪气所震慑,随即挺胸,向掌柜再次重复了一遍。

    掌柜半晌才合上有些脱臼的下巴,并未安排伙计执行,而是使劲吞了口唾液,结结巴巴道:“客官,能否请您先结一下账?”

    我听了顿时火起,却突然想起,自己此时身无分文。

    请收藏待续……